一部《穿PRADA的女魔頭》讓時尚編輯成為不少年輕女生夢寐以求的職業。而對于酷愛電子產品的男生們來說,能在第一時間全面體驗到最新產品,甚至有時候是還沒上市的概念產品的IT評測師,是個十分神秘而拉風的職業。今天,記者就帶您走進中關村在線的評測中心,一窺評測師的真實“模樣”。
有興趣就好辦
記者走進中關村在線評測室的第一感覺,就是被鋪天蓋地的IT產品湮沒了。滿眼都是凌亂繁多的數碼產品和電子零件,連走路都得小心翼翼地,生怕碰壞了身邊某個不知名的金屬家伙。一邊帶領著記者,一邊不停介紹的小伙,就是今天的采訪對象——IT評測師王楊。面前這個戴著框架眼鏡,身著白T恤和牛仔褲的男生,和人們印象中的IT技術男簡直分毫無差。“因為熱愛電子產品,考大學填志愿時就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計算機系,我上學時還擔任過學生會的信息部長。”令人羨慕地,王楊經過自己的努力,將一份興趣變成了工作。
采訪剛一開始,王楊就露出了技術男的特質,“把手機借我一下。”當記者表示忘記帶錄音筆時,王楊拿過記者的手機,嫻熟地操作了幾下,就打開了語音備忘錄,把手機變成了一臺臨時錄音筆。這時候,這個爽朗的東北小伙卻忽然局促了起來:“你這一錄音,我渾身就緊張了。”
除了評測要做的事情很多
據王楊介紹,中關村在線評測中心下轄6個專業評測機構,分別是通用評測室、數字家庭實驗室、數碼影像實驗室、網絡實驗室、顯示設備實驗室以及攝影中心。為保證產品測試和評價能夠緊跟產業的發展,所有實驗室均配備了業界先進的測試設備,以保證評測結果的科學、準確、有效。
記者還親身感受了中關村在線重新建設的數字家庭實驗室,里面有經過裝修的數字起居室和廚房,模擬了產品的真實使用場景,以確保在貼近實際用戶的環境中對影音產品、數字家電、廚房電器和小家電產品進行測試和體驗。
一如所謂的時尚圈,數碼科技圈也是一個光怪陸離的場子,附屬在它身上的專業化、高薪、最新技術、未上市的概念產品,也被以IT之名放大化,引起了電子產品發燒友的好奇心。所以,不僅其專業的參數性能和某款新產品上市前的點滴傳聞引人關注,這個行業本身也十分引人聯想,他們是不是每天玩一玩電子產品就能完成工作了?他們接觸過的最神奇的產品是什么?
“在一件新產品投入量產前,很多數碼廠商就會先拿來給我們體驗,甚至是一些永遠不會投入市場的概念產品,我們也能在第一時間接觸到。而我們評測師的一些想法和建議,廠商也會接受,并對產品的設計進行相應修改。”這或許就是IT評測師這個職業令許多電子發燒友羨慕的地方吧。
據王楊透露,評測產品其實只是他工作量的一小部分,“我們評測中心一共有評測師近百名,每周大概要檢測4款產品,并寫出評測報告。”此外,他們還得負責網站頻道的建設,回答網友的評論,編寫科技類產品稿件等,如果有IT會議,還得擔任采訪和報道的工作。
我們不僅是技術宅
“前段時間看到馮小剛寫的《我把青春獻給你》,我覺得其中有一段話寫得非常好,他說:‘步子再大一點,關系在靠近一點,我知道最重要的就是把我們的關系迅速的庸俗化。’我想處理任何關系的時候恐怕都是這樣。”王楊覺得,就好像他們這些天天和硬件打交道的IT評測師,每天寫著價格、規格、市場,或許網友們看多了也會覺得煩。他認為,IT工作者們也應該偶爾在適當的時候把與網友們之間的關系庸俗化一些,不要讓大家誤會他們只是一些帶著深度眼鏡的宅男,除了電腦硬件什么都不知道。
馬上又是六月畢業季,又一批大學生將躊躇滿志地邁出校門,在形形色色的工作崗位上開始人生的下一段旅程。對于IT評測師——這個令許多數碼電子產品愛好者欽羨的工作,王楊坦言,這份工作再累再單調其實都還好,令他最頭疼的是,在品牌廠商和合作客戶的壓力和干擾下,還要堅持評測師對于評測結果和報告的中立。“在這點上,我和我的伙伴們一直在堅持。”在采訪最后,王楊難得露出了微笑。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