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互聯網不僅是一種技術 更是一種價值觀
[導讀]馬云:“但是我覺得我們還是很幸運,我們是非常幸運的一代,互聯網不僅僅是一種技術,不僅僅是一種產業,是一種思想,是一種價值觀。”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騰訊科技攝)
騰訊科技訊 3月28日消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今日在2010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上發表演講,他認為互聯網不僅僅是一種技術,不僅僅是一種產業,是一種思想,是一種價值觀。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與數字中國聯合會共同主辦的2010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于3月28日在深圳五洲賓館隆重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是“后危機時代:IT引領中國經濟發展新模式”,從中國經濟發展的角度,探討IT產業發展對國民經濟全局的促進和引領作用。
騰訊科技作為全程戰略合作伙伴,對本次峰會進行全程視頻、圖文直播與采訪。
以下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演講實錄:
馬云:各位嘉賓早上好!特別榮幸能夠有這個機會參加IT領袖峰會,我自己覺得這個峰會在這個時候開的正是時候,我看主題是后危機時代,我一直在想也許我們永遠走不出危機,我在亞布力的時候我覺得人類要么走向危機之中,要么在危機中走。因為我覺得危機會一個接著一個,金融危機過后,有大自然危機、產業危機,危機其實會越來越多。
假如我們把危機作為借口,在危機中也有好的企業,沒有危機的時候也有壞的企業,我們如果說把危機作為我們沒有發展好、沒有對未來有信心,不去創新的借口的話,我們這些人就在制造未來的危機,或者說我們這些人就是一些危機。
我個人認為今天的危機,我們今天在歡呼說我們金融危機走了出來或者說至少有了一些抬頭,我覺得并沒有。前年可能是最危險的一年,在所有人沒有看到危機的時候,危機降臨的時候是最黑暗、最危險的時候。
而去近百年來從來沒有一次危機得到各國領導人、企業界、各界人士高度關注,一個危機得到所有人關注的時候,危機并不是真正的危機,而變成一種機會。但是大家認為我們做了這個工作,出現一些好的情況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做一些其他工作,或者我們是不是應該放松的時候,這個時候危機才真正起來。
下雪天并不冷,融雪的時候最冷。從今天來看,我個人認為今年、明年、后年才是危機最嚴峻的時刻。我們今天講的最多的方式是改變明天,而我們沒有創造明天,創造明天除了改變自己以外,最重要是改變思想,通過改變思想創造明天。
改變自己還需要外來動力,可能互聯網就是外來動力。我們這些人非常慶幸活在今天的時代,盡管我們不斷抱怨這種危機、這種麻煩、這種痛苦,但是我覺得我們還是很幸運,我們是非常幸運的一代,互聯網不僅僅是一種技術,不僅僅是一種產業,是一種思想,是一種價值觀。
我們公司內部分析了很多,為什么互聯網發展這么快,他貫徹了幾個價值體系,第一,他比以往更為開放,更懂得分享,更懂得承擔責任,更是透明。所以它是一種價值,它是一種文化。我堅信如果這種先進的價值體系、先進的文化、先進的產業技術,它一定會引領外來,不管別人怎么看我們這個產業,我為我們這個產業感到驕傲、感到榮幸,我們一定能夠通過技術、思想、勇氣去改變世界、去完善未來。
我今天也是這么覺得,我們講的最多的改變,改變因未來而變,因問題而改。我們很多是因為昨天有這樣的問題,所以我們需要改變。我認為因為明天有這樣的事情,我們去變化,因昨天的問題我們去改。對任何國家來講,任何行業來講,我們都是說展望的未來是怎么樣。昨天我們在上海我們發現企業家講話越來越政治,政治家講話越來越企業家。我們向政府匯報工作,我們匯報了5分鐘,他教我們一個小時怎么做企業。
行業發展越來越快,我們忘記自己是做政府的,忘掉自己是做企業的,忘掉自己做建筑,忘掉自己做學術,我們回到一個普通的人,我們需要一個什么樣的環境,只有共同達到一種共同的目標、共同的價值體系,我們才會分工合作、互相合作。今天人類需要恢復到最初的價值體系,回到本來,我們是普通人,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環境、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未來,根據未來我們制定戰略,根據戰略我們制定規劃戰術,逐步逐步實現。
所以我覺得對我來看,我永遠堅信未來超過今天,我永遠相信方法比問題多。就像我父親說我不如他,我父親超過了我爺爺,那個時候觀點很有意思,爺爺說你不如我們,是因為毛筆字寫得不如我漂亮,現在沒有人寫毛筆字了。
我父親說我不如他,他說你早出生20年,這樣想問題早就槍斃掉了。我覺得我們爭論了很多,但是還是一帶超過了一代,我兒子1.82米,我爸爸說我把兒子教成這樣,誰厲害。我也堅信80后、90后是不是有問題,當然有很多問題,但是我堅信80后、90后遠遠超過了我們,很多問題我們懂的,他們不懂,但是他們懂的東西,我們真的不懂。
我們也了解很多人非常艱難,現在網上做決策,網上確實很值得研究,很多人講傾聽網民、傾聽網上聲音,我也很郁悶,我感覺中國上網的人的素質總體來說要比不上網高,但是在網上發表觀點的人,總體是網上水平最差的那一幫人。
假如我們去替這些人制定國家政策、制定未來的話,麻煩就大了。最流行的是那些憤青、憤知,我覺得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對今天的問題不用你講問題,我們問題是怎么解決問題,怎么創造未來、怎么創新。所以我對80后、90后,我爺爺這一代是看報紙,我父親聽的是廣播,我孩子說我誰都不相信,我愿意參與。
時代在發生很大變化,我不知道在座有多少人真正每天花的時間是通過互聯網做交易,有多少人花時間在電影電視上。剛才講了王中軍,投資電影很重要原因是因為5、6年前我們公司年輕人在講話,他們在笑,不知道他們在笑什么,后來我知道他們從電視劇里聽,這就是未來。80、90后他們一定超越我們,花點時間在他們身上,他們喜歡看電影,我們應該在電影,他們喜歡上網,我們應該讓他們上網。他們才是我們的未來。
另外一個,在經濟危機有沒有過去的重要標志是人們有沒有恢復信心、恢復希望。上一個世紀企業對于大規模、大產業、大格局、大流水線來做,未來是信息化出現,企業一定是小企業取勝,假如還是抱著上一世紀的思想,你不管怎么轉都會失敗。今天解決絕大部分就業問題的企業是小企業,今天解決創業的問題是小企業。
國家給了國企這么多資源利潤還不夠,還做得不夠好,我們應該給年輕人多一些機會。我自己覺得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騰訊這樣的企業、百度這樣的企業,我們都是誕生在90后以后,我們95%員工是90后、80后,這些人創造了我們父輩們不可想象的企業,他們更透明、更承擔責任。
我在公司里講,我現在出任美國大自然保護基金會全球董事會董事,全體員工是真心的鼓掌,他們覺得你是在關心未來、關心環保,而年輕人認為未來、生活,這些才是我們真正關注的。所以我覺得請大家關注小企業,關注小企業就是關注創新,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經濟有沒有恢復,就像一個人愿不愿意生孩子,就是對未來有沒有信心,如果沒有信心,我不會養孩子。當然養孩子,不等于對未來有信心。
從國家來講,你會發現很多企業在注冊,每年有新的企業不斷注冊的話,說明對未來有信心,我相信這樣做將來有賺錢,這是希望的象征,是信心的象征。假如說對未來沒有信心,是不可能成立企業,不可能創業。
另外一個指標,每一個城市每年死去的小企業是不是在增加,如果死去的企業在增加,死去的小企業在增加,說明環境有問題。經濟恢復重要標志是小企業的恢復,解決問題幾百萬個大學生我們一定要靠小企業,今天的小企業可能在居民區里,可能在小巷子里,他們一定是未來的百度、未來的騰訊。
小企業的問題都是差不多的,融資的問題,技術的問題,管理的問題,我們政府應該做宏觀的事情,給大家搭一個平臺。我感謝互聯網,互聯網把創業成本降低,使得我們企業不僅僅可以在中國做生意,可以在全球做生意。
最后,我希望通過IT峰會提醒大家高度關注我們的地球,我覺得地球真正在痛苦,我們說人類在痛苦,其實地球比我們更痛苦。我個人覺得地球養30、40億人是最舒適,而地球現在卻承擔著巨大的壓力,我們不斷在毀壞森林,如果森林是地球汗毛的話。
我相信今天把它砍掉,鋪上水泥地,我們甚至在地里面挖一個洞,搞核實驗,地球很痛苦,他一定會報復。所以一系列地震、一系列水災,我希望在座年輕人、所有人關注未來、關注年輕人、關注小企業、關注地球,這樣才能真正回到人的思想,創造未來,改變今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