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電視牌照的發放一度被認為掃清了產業發展瓶頸,不過“五一”前央視的一則報道令互聯網電視突然陷入涉黃丑聞,這也被業界看作是廣電總局與工信部爭奪互聯網電視控制權的一個信號。有業界人士認為,彩電企業隸屬于工信部管理,廣電總局只有通過內容監管才能在產業鏈中增加控制力,進而在三網融合中獲得更多話語權。
互聯網電視涉黃企業喊冤
4月27日,央視曝光互聯網電視提供的在線播放、下載電影涉嫌盜版,還稱部分互聯網電視上可以看到淫穢視頻,而這些網站在電腦上無法正常登錄。國家廣電總局網絡監督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每個品牌的互聯網電視都有自己的平臺,只有購買了某個品牌的互聯網電視才能發現其中的問題,內容設置較為隱蔽,監督、檢查有困難。
被報道企業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均否認在互聯網電視平臺內置淫穢內容,“我們對關鍵字進行內容過濾,也與合法的內容商合作。”一家“涉黃”企業負責人表示,正向有關部門了解情況。另一家彩電商的負責人也表示,其內容合作商是上海文廣,不會出現涉黃問題。
廣電總局欲加強控制力
“這事件的背后是廣電總局希望通過‘集成服務+內容服務’的管理模式,以促使互聯網產業鏈更加完善,監管更加有力。”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該人士向記者透露,廣電總局將出臺相關政策,除已發放的3張互聯網電視運營牌照外,將發前置的內容牌照。與此對應的是,4月28日廣電總局發布了針對電視機終端的兩道許可門檻:《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管理規范》和《互聯網電視集成業務管理規范》兩份文件。而在4月12日,廣電總局還向各省廣電局發出一道“41號文”。此文要求對于未經廣電總局批準擅自開展IP電視業務的地區,將依照《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等條規依法予以查處,限期停止違規開展的IP電視業務。
綜合上述文件理解,具有互聯網功能的電視機必須綁定一家擁有運營牌照的服務商,且對每臺電視都能夠管控。目前,CNTV、上海文廣、杭州華數已擁有運營牌照和內容牌照,預計廣電還會給地方廣電播出機構如各地電視臺等頒發內容牌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