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新增就業目標 就業上去了,失業自然能控制住
本報特派記者王海燕 談燕 張駿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就業”時特別強調,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今年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工作上不能有絲毫松懈。
報告中兩大“就業”數據清晰:“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6%以內。”代表委員們認為,目標數據雖和去年一致,但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其內涵和意義已有所不同。
4.6%:經過努力可以實現
就業乃民生之本。金興明代表分析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城鎮登記失業率確定為4.6%,是基于對我國經濟社會復雜情況下就業形勢的綜合清醒判斷。
“這個數據實事求是。”吳忠澤代表分析說,隨著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進一步鞏固,積極就業政策的實施力度加大,就業服務和培訓不斷加強,特別是國家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財政、金融政策的逐步落實,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服務業的加快發展,新的就業崗位將會顯著增加。“今年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
“就業上去了,失業自然能控制住。”陳凱委員認為,比較前兩年數據,今年的失業率與往年差別不大,也是在4.5%左右,應該說數據的制定比較科學和合理。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中央財政擬投入433億元用于促進就業。委員們認為,政府提出這個預算,可能跟農民工培訓,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有關,以適應結構性調整的需要。
失業率控制在4.6%,要抓好兩頭。金興明代表說,一頭是“創業帶動就業”,對于有創業想法的人群,在其創業想法萌發之初就應該給予相對應的服務。另一方面,做好困難群體的就業幫扶服務,做好“托底”工作,特別關注困難家庭、零就業家庭及殘疾人。“2009年到期的‘五緩四減三補貼’就業扶持政策延長一年,也是基于這樣的考慮。”
失業率控制在4.6%,還要抓住幾個關鍵時間節點,輔之以相匹配的政策舉措。金興明代表說,春節后,農民工返城就業問題;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部分農民工重新就業問題;到了7月份前后,主要是大學生就業問題,抓住這幾個就業的關鍵節點,面向就業的重點人群,做好針對性服務,把可能產生的失業率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900萬:GDP增長8%奠定基礎
新增城鎮就業900萬人以上,這一指標與去年持平。
“沒有增長力,就沒有空間。”陳凱委員分析說,今年我國GDP確定在8%左右,為確保新增就業900萬人奠定了基礎。“今年的GDP目標是留有余地的,目前經濟已企穩回升,走出‘V’字形的低谷,增長速度將會高于去年,900萬的新增就業人口,相信不難實現。”
沈志剛代表分析,從就業形勢看,今年的就業壓力要高于去年。一方面在去年的基礎上挖掘崗位潛力,所增加的就業機會有難度。另一方面,今年靠大量投資而獲得的就業機會大大減少,投資更偏向于技術領域,而高技術的投入有一定建設周期,就業崗位可能將在明年、后年顯示出來。
這900萬人的就業機會從哪里來?沈志剛代表表示,一方面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大,將激活中小企業的發展活力,將會提供不少就業崗位。另一方面,一些企業向中西部轉移、服務業轉移,這也創造出很多就業機會。
吳忠澤代表談到,900萬崗位中所提供的白領崗位占300萬,而全國應屆高校畢業生將達631萬人,總量為歷史新高,加上往屆未實現就業的畢業生,需要就業的畢業生將超過700萬。這意味著,只有不到40%的大學生能走上白領崗位。這對部分就業期望值較高的大學生來說,一部分人可能面臨結構性“失業”。
把目光瞄向基層、中西部,以獲取更大的就業發展空間。王榮華代表說,目前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發展很快,但缺乏人才,可以考慮要大學生去實習鍛煉。莊威委員說,預計有近百萬的畢業生一出校門就可能面臨“失業”,與此同時,一些企業“用工荒”問題也更加突出。“緩解這一矛盾的現實途徑就是積極引導和鼓勵部分高校畢業生到工礦、農牧業等生產一線就業。”
(本報北京3月6日專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