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豪在美國職業籃球聯盟賽場上迅速走紅,網絡上也掀起了一陣“林旋風”。國內多家企業和個人紛紛搶注林書豪域名,包括中英文在內的22個與林書豪相關的域名均已被搶注。“林書豪”的“.cn域名”被兩家廈門企業相繼注冊,“www.linshuhao.com”也在網上被公開叫賣。
“別人靠自己努力擁有了聲譽、號召力后,作為市場后來者,理應尊重別人市場的聲譽,而不應該去破壞規則,或者說不能借助別人的聲譽去謀求自己的一些不當利益。”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崔國斌認為,利用域名本身的市場價值本無可厚非,但惡意搶注域名應當受到限制。
域名侵權事件逐年增多
龍年伊始,與侵權相關的熱門事件紛紛上演,而域名侵權成為其中的重要一幕。蘋果公司在中國惹上iPad商標侵權官司,有此前車之鑒,Facebook在中國一氣注冊了60多個商標與域名,攜程、同程、藝龍三大旅游網先后購回雙拼域名。域名成為商家必爭之地。
有商機就會有人行動,搶注域名儼然已成為一種新的生財工具。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的國際譯名剛從“Friendlies”改為“Fuwa”,敏感的域名投資人立即搶注了相關域名,并紛紛在中國最大的購物網站淘寶網高價拍賣。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博士研究生令狐昌海覺得,域名現今已是重要資源,搶注者無非是看中了其廣告宣傳的價值,以待最需要該域名者再出高價將域名買去。
注冊域名其實并不復雜,只要在協助用戶申請的公司網站上注冊賬號,輸入聯系人的資料并交費后就可以擁有一個域名的使用權。記者打開域名注冊和申請網站“萬網”,其首頁的顯眼位置就是域名的報價,后綴為“.cn”的域名售價為每年99元,較為常見的“.com”和“.net”的售價為每年139元。
2010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仲裁與調解中心(WIPO Center)提交了2696件域名搶注案,共涉及4370個域名,比2009年增加了28%,比2008年增加了16%。從數據上看,有關搶注域名的仲裁案件數量增長很快。
據關注知識產權的律師劉宏輝介紹,域名搶注的現象并非只發生在中國或個別國家和地區,而是在世界范圍內多有發生,通常涉及名人、名牌、代表性詞語等。為此,國家間的協作以及國際組織的協調正在加強。現在比較有影響力的國際仲裁機構,如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仲裁與調解中心的裁決一般具有較強的公信力,在世界范圍內均得到認可。同時該組織制定的《統一域名爭議解決政策(UDRP)》的處理規則也統一了這類仲裁案件的標準認定。
根據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的統計數據,其受理的“.cn”及中文域名糾紛1383件中,1191件的仲裁結果為“轉移域名”,換言之,惡意搶注他人享有合法權利域名的敗訴率接近90%。
惡意搶注域名會犯法
域名搶注行為分為域名投資和惡意搶注兩種。劉宏輝認為,惡意搶注是以獲利等為目的、用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在該領域或相關領域中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域名或商號等權利的行為,是一種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
域名投資是憑借自己對市場的判斷來注冊商標,等它升值后再進一步轉讓,從中賺取差價。劉宏輝表示:“這種投資是同樣帶有風險的,也就是說他可能升值,也可能不升值,而注冊是要花費一定資金的,符合投資的一般規則,所以是可以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