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彭征 著,龐貝 著
出 版 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7-1
版 次:1頁 數:236字 數:190000 印刷時間:2010-7-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543866560包 裝:平裝
少走彎路的創富勝經為什么賺錢的項目我卻賠? 為什么有好點子卻難籌到錢? 為什么好友合伙傷和氣又破財? 為什么付出很多回報卻很少? 借鑒他人教訓,輕松做創富達人 IT新貴缺乏全局籌劃,敗走麥城——創業怎樣籌劃? ● 摯交好友合伙錙銖必較,割袍斷義——創業怎樣慧眼識人? ● 憑一股沖動創業,老江湖照樣翻船——創業者需要具備哪些素質? ● 大學生創業資金鏈斷裂,9天就夭折——創業怎樣才能籌到資? ● 缺乏管理意識,土家掉渣燒餅曇花一現——如何管理好自己的事業? ● 鐵打的企業,流水的員工——創業如何留住好員工? …… 這些,你都可以在書中找到解決方案。 創富就像走雷陣,關鍵是及時發現和避開雷區。實現成功創富,不論戰略籌劃還是財務管理,不論選人才還是決策,不論市場還是產品等,都不能踩雷,方能掘到真金。 內容簡介 很多人尤其是草根都懷揣創業夢想,但是真正進入創業階段,卻來回跌跟頭。為什么?因為他們進入了雷區,屢創屢敗,最后血本無歸,成為失敗標本。聯想董事局主席柳傳志諄諄教導我們,創業“有很多事情越過雷池一步,就會鑄成大錯”。 本書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從戰略定位、合伙策略、籌資、人才招募、管理策略、市場營銷、產品、創業者素質、品牌風險等方面入手,輔以“雷點掃描”和“掃雷訣竅”,全面揭示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創富雷區,分析錯綜復雜的失敗迷局,為即將上路和已經在路上的創業者指點迷津,為曾經失敗的創業者傳遞再度崛起的力量。 凡事預則立,創業之初多借鑒他人的慘痛教訓,小心避開雷區,不做創業“白忙族”,輕松變創富達人。 作者簡介 彭征: 財經暢銷書作者,管理學博士,曾為《創業邦》雜志圖書編寫組成員,長期專注于中國財經人物傳記和企業案例分析。2006年、2007年曾兩次被評為中信出版社優秀暢銷書作者,著有《誰認識馬云》、《華為教父任正非》、《馬云創業思維》等。 龐貝: 北京廣天響石簽約財經圖書作者,長期熱衷于對中國本土企業創業歷程、企業文化、管理經驗等內容的研究,在多種媒體上發表過數十篇評論文章。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戰略籌劃:選對方向就離成功近了一步開店敗在位置上——選址定成敗 精明浙商的竹炭店無奈凋零——最忌不切實際 IT新貴敗走麥城——要有全局意識 一個溫州商人的三落三起——賺錢要看政策“晴雨表” 經營慘淡的專賣店——企劃務必要準確到位 中國最大印染企業轟然倒塌——貪大求全不是創富捷徑 令人傷心的“消毒機”——棄己所長,焉能不敗第二章 合伙人:選對人才能做對事不了解合伙人是在浪費創業激情——選合伙人德先行 莫讓創業考驗友誼——存異要求同 “大學生創業第一人”與投資商分道揚鑣——工作態度須一致 外行領導內行,貽誤商機誰負責?——爭取主動權 策劃精英們創業中止——目標一致才會贏 盲目信任導致負債百萬——杜絕江湖義氣 著名咨詢公司最終散伙——利益分配先明確 顯示全部信息 在線試讀部分章節 莫讓創業考驗友誼 都說80后是幸福的一代,同時又是脆弱的一代。這個時代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都有穩定的收入,潮流也在漸漸侵襲著他們。成都女孩李嬌娜從小就是一個對衣服有著濃厚興趣的女孩,為了喜歡的衣服,她可以省吃儉用,把生活費省下來買衣服。 盡管如此,她仍然不可能每件衣服都在專賣店里買,大部分衣服還是“淘”出來的。這些衣服大部分出自春熙路的夜市,雖然夜市早已經被取締,但是那個時候“淘”衣的記憶對李嬌娜來說仍舊歷歷在目。在她的記憶中,科甲巷可算是最華麗的地方了,里面的衣服首飾箱包美輪美奐,不是一般人消費得起的。其實,那個時候科甲巷所賣的東西也就是現在所謂的“正版廣貨”。但那個時候那的價格讓人咋舌,一件T恤200多元,李嬌娜這樣愛漂亮的女孩子只敢看,摸都不敢摸。 正是當時對科甲巷的頂禮膜拜,李嬌娜有了想開一家屬于自己的精品小店的愿望。她想著,如果自己有一家店,自己進貨,自己搭配,自己賺錢,那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情啊!2007年8月,她的小店開張了,但是由于缺乏經驗,最開始就埋下了大大的隱患。 她和男友其實都有一份正職,但是兩人不滿足于每月拿死工資,總想自己給自己打工。懷揣著這個信念,她和男友達成了共識。但是如果僅憑這一點,他們可能還不會頭腦一熱立即開店。就在他們二人盤算著要開店的時候,聽說男友的朋友在大學讀書的時候和其女友開了個小店,據說生意還不錯,賣的就是現在所謂的外貿貨,正版和仿版的都有。后來又聽說,有一朋友在旅游職中附近開了一家店,他們還特意去看了看貨,整體感覺還不錯。總之,聽說別人開店都能做得有聲有色,李嬌娜和男友覺得,既然那么多人都可以落實到行動上,他們為什么不能呢? 心里的熱情一點燃,他們就開始著手找鋪面。基于資金有限和分擔風險兩方面考慮,他們也找了一對合伙人,就是嬌娜以前的同學和她的男友,兩人的感情一直都不錯。 就這樣四個年輕人開始找店面。除了春熙路各大商場組成的商圈和泰華九龍大眾積聚地以外,另外還有玉林、青羊小區等比較知名的淘貨地點。最開始,李嬌娜把目光投向了熱點玉林周邊。因為那里小區比較成熟,購買力強,而且離男友家比較近,但是昂貴的鋪面轉讓費令人望而生畏。由于預算有限,他們最后只有舍棄玉林而把店址延伸到玉林周邊地段。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