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過整件故事“過去時”的部分,楊致遠確認,作為阿里巴巴集團的主要股東,雅虎和軟銀并非不知悉牌照問題事關支付寶業務正常運營的至關重要性,并非處于不知情的局面,他們一直很關注與支付牌照相關的監管政策環境的發展。
“中國的監管環境是相當獨特的,其中對于在線支付產業的監管則更為復雜。企業的運營既要符合監管,同時也要符合股東利益。過去幾年,央行一直在暗示中國將圍繞在線支付行業設立一套與以往支付業務不同的監管和牌照機制。”楊致遠解釋說。
但是,令人糾結的是,幾年來監管層始終沒有出臺明確的政策,“是否允許直接或間接的外資控股支付公司在華取得牌照”。
楊致遠還解釋說,為了獲得牌照,做出妥協的并非只有支付寶一家,“其他與支付寶處境相似的公司也為了獲得牌照采取了類似的做法。”
補償談判
楊致遠進一步試圖轉移投資者不滿的焦點,強調目前支付寶資產轉出一事并沒有被草草了結,因此雅虎并非沒有機會履行對自己大股東利益的保護。
楊致遠表示,在這場處理支付寶運營問題的涉及多方的談判中,阿里巴巴三大股東方都認同于兩條準則:“第一,獲取牌照對公司是至關重要的。其次,這件事對于阿里集團的股東利益來說,必須得到相應補償。”但他同時強調,“這是一場私下的、局面復雜的”談判。
這也是投資者的第二個質疑,即此次股權轉讓對雅虎而言究竟意味著多大的價值外流。
“交易對雅虎業績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extremely immaterial)”,是雅虎CFO莫斯給出的回答。
“支付寶為淘寶提供支付工具,所以淘寶要付給支付寶一定的交易傭金。支付寶大量的業務都是服務于淘寶,而淘寶以外的業務量很少。”莫斯進一步解釋說。他認為,支付寶通過向淘寶提供支付工具所獲得的價值,可以被理解為“完整地被保留在與淘寶的關聯交易內”。
雖然非淘寶業務的價值目前小到可以完全被忽略,但莫斯向投資者證實,目前談判工作的焦點集中在“支付寶在非淘寶業務板塊未來潛在的價值增量”的問題上,因為所謂的補償,正是要針對“非淘寶業務版塊”這塊現在以及未來的價值來做出評估。
此外,投資者還有些疑問,那就是雅虎在這場復雜的談判中究竟擁有多大的話語權,以及雅虎是否會考慮“在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增加一個指定的董事會成員”,來增加談判籌碼?對此,雅虎表示目前暫無這樣的考慮,談判將基于此前的溝通成果,即已經在三大股東中形成的基本共識,進一步往細節深入。
變現還是堅持
支付寶股權變動一事,將阿里巴巴幾大股東之間的分歧再次暴露于聚光燈下。六年前, 一樁10億美元“雅巴交易”將馬云與雅虎捆在一起。可是,隨著阿里巴巴旗下各大板塊業務的日漸長大,回購雅虎手中的阿里巴巴股權,一直是馬云最想做的事。
福布斯網站5月25日報道引述消息人士話稱,馬云于2011年初曾向雅虎提出新一輪收購方案,但遭遇后者兩度拒絕。
在新一輪收購方案中,馬云提出以3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雅虎手中15%的阿里巴巴股權。依據這一流產的交易報價,阿里巴巴集團整體估值大約在235億美元左右。
向雅虎支付的35億美元中,包括接近24億美元的現金,以及由馬云及阿里巴巴集團CFO蔡崇信名下所持1.2億股阿里巴巴集團股權(估值約為10.65億美元)抵押擔保所獲得的11.5億美元貸款。現金部分的共同出資者還包括上海復星集團、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富豪盟友,以及馬云自己投資的云峰基金。
阿里巴巴就此拒絕評論,復星集團也未就此發表任何評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