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互動產業聯盟產業化推進工作組組長丁中博士:三網融合下的互動媒體產業商機
丁中:
謝謝大會主辦單位的邀請!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行下午好!
我先做一個說明,今天這個發言是個人的發言,這個內容并沒有請示有關領導,講的不對的地方歡迎批評和指正。
我回國工作十年,大部分時間在廣電局,我在內心認為我是一個廣電人,我非常關心國家數字電視現在更加寬廣的新媒體產業發展。這十年幾乎天天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也和業內的同行、領導不斷討論、不斷提出問題,試圖解答這些問題。今天給大家匯報的是對三網融合這個話題有關的最近我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一些看法。
跟大家匯報三點:
一個是三網融合的相關概念,這一點相信大家不陌生。第二是三網融合的產業格局,第三點是破局的關鍵在廣電。第四融合商機前提是監管。 一、三網融合的概念。
三網融合的概念是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融合的形態除了移動通信外,電信網講的是固網,已經融合為IP網、互聯網,互聯網有更多融合的含義。同時廣播電視是以電視為主的,作用和意義非常凸顯。三網融合可以具體表現為融合形態一就是IP網、互聯網加電視。融合形態二是移動通訊加互聯網、加電視。行業的管轄是國家廣電總局、國家工信部。一個管內容,一個管設備。
融合的范圍,涉及到技術融合、功能融合、業務融合、終端融合、網絡融合、行業融合、和監管的融合。監管融合是最難的。融合的目前是在技術改造的基礎上三網中任何一個網絡可以提供文字、圖象、音數拼、數據等多媒體服務。
融合手段有業務形態和技術設備形態。有一些主要的:交互式的互聯網電視、IPTV、有限數字電視、機頂盒、電視機、手機、個人電腦、家庭游戲機、編寫、網絡信息家電等等。
按照ITV五規范三網融合的服務范圍包括三大類:
內容分發業務,包括廣播業務、電波業務個廣告服務。
交互式業務:涉及到各行各業的業務、信息類業務、電子商務、娛樂類業務、教育類業務、醫療類、門戶業務、交互式廣告、精準廣告。
通信業務:消息類、電話類、多方會議等等。
傳統的電信業務,語音PSTN、IP語音是新一點的業務了,網絡的接入,業務都是可以賺錢的、可以收費的,移動通信我們非常熟悉,在座的每一位都有一個手機。
傳統的廣電業務有電臺廣播、有線電視廣播、地面電視廣播、衛星電視廣播,這些是傳統業務。目前互聯網業務主要是互聯網網站,通過這個網站業務應用和服務幾乎是無窮盡的。有門戶類型的、各種各樣的內容,還有幾乎無窮盡的服務供應商。
從上述這些元素里可以提煉出兩個網絡的元素。一個就是互聯網,另外一個是移動通訊網,我們談三網融合的時候,最核心的兩個網絡元素就是這兩個,有三個業務元素,一個是電視,在廣義的含義上來講有節目,還有互聯網網站,個人認為在三網融合后的互動媒體產業的整部最值得關注的是互聯網電視。
二、三網融合的產業格局。
這是對互聯媒體產業認識,主要為三個部分,內容、寬帶網絡傳輸、終端。每一個部分里面都可以展開,有更多的細節。基本的含義是依托現有計算機通信和廣播電視基礎、基礎網絡用寬帶網絡交換或向廣大受眾傳播多媒體服務,這些服務具有靈活、雙向、可控能力,支持多種業務接入、內容來源,同時保證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有政治上的要求,也有商務上的要求,政治上的要求就是不合法、不許可的不應該出現在網絡上,也不應該在終端上得到顯示。商業上的要求,沒有付費、付費的內容你看不到。這一類需要解決。
互聯媒體產業聯盟在互聯媒體產業格局當中我們所做的工作,通過這個表做了一個表述,做了一些工作的是紅色線條部分,藍色線條是已經開展工作,然后還需要繼續充實做更多工作。棕色部分線條表示我們還沒有開展這方面的工作。
看一下國外互動媒體產業平臺基本構思,在用戶這一端有行業用戶和個人用戶,通過在右邊中間部門的描述和主要是軟件和硬件的構建,通過信息的導航,不管是行業或者是個人用戶,就接觸到互相關聯的多種應用,然后這些應用是通過一個內容分發平臺傳下去的。是一個CDN,這個CDN的網絡其實是個虛擬的網絡,并不擁有物理的網絡是建立在承載網絡,這是物理的網絡之上的一個內容分發網絡。
最下面是內容,包含了多種多樣、多行業的內容,不僅僅是廣播電視傳統內容,有文化教育商務、制造、運輸、娛樂、衛生等等。相關的產業鏈,這里面有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有寬帶網絡運營商,還有有線電視運營商。
這個圖講的我們對互動媒體遠近路線認識,從最左邊的目前的寬帶網,前進到互動媒體網絡,內容和信息多產業的結合。最終要過渡到一個信息服務的工具基礎平臺,是一個多產業融合、開放的平臺。這個平臺對產業鏈中間每一個環節應該是公平的,這個平臺應該是在政府監管之下的平臺。
三、三網融合破局關鍵在廣電。
我們國家對WTO有正式承諾,用最簡練的語言表述是這樣的,“小政府、大市場。”我們看到很多具體行動和我們國家政府機構的改革,例如工信部的演變,由郵電部、電子工業部、機械工業部三大部位、重要產業融合了。在這個融合里面最傳統的產業其實也是非常龐大的產業,在我們國家工業體系里是機械工業部,然后是電子工業,電子工業一直延續到現在,進入到微電子,也是非常重要的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郵電部原本是傳統的電信物理網絡。現在演變到基于TCPIP工人日益豐富,傳輸承載量容量越來越大這樣一個互聯網。所以說實際上體現傳統工業、新興工業和和互聯網的結合。
看一下廣電業改革。我看到了網臺分離,也看到了廣電里的制播分離,最近這幾年IPTV運營許可證和IPTV業務落地許可,具體的動作、出現和實施。最近也看到了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很快要出現國家有線電視網絡公司。最有爭議的,大家關注的是網絡電視,站在廣電角度是網絡視頻節目集成與運營許可證,特定是指以電視機為終端的許可證。
個人看法是廣電改革的中心,如果用簡潔的語言表述,是在廣電業內市場化部分和非市場化部分,這兩個部分的定義、區分、剝離、重組和歸屬。由于這兩個部門在廣電業內是混合為一體的,我們講到內容的市場化部分和非市場化部分也是混合為一體的,我認為由于這種混合在一體,我們廣電業內部也是有困惑的,廣電業外部困惑是這樣的,他認為廣電是屬于WTO中例外產業,享受非市場化待遇。但是廣電在實際參與市場化競爭。
我和有關領導、專家探討這個問題,我請教他,有相當的領導和專家認為如果以非市場化特權待遇和地位參與市場化競爭,在法理上有矛盾,矛盾要通過一些工作應該要得到解決。廣電市場化部分的改革我認為重要的是穩妥的剝離,非市場化改革最重要是強化監管,并不是要軟化、弱化,要進一步強化。特別是在現在網絡化的挑戰下,事實上監管變得更復雜、更具有挑戰性,如果不強化、政權的穩定、社會的穩定會受到威脅。
我們要來探討這個改革市場化部分和非市場化部分的改革,我們沒有辦法回避下面三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市場化的剝離影響了非市場化的強化,怎么辦?會不會影響,如果影響了這個剝離就不會發生。因為政權鞏固是第一位的。
如果重大資產和子,國家有限網絡公司被定為為市場化部門從而被剝離歸屬到工信部,總局怎么定位。如果有限網絡被剝離,如何處理地面和衛星廣播?
四、融合商機前提是監管
我們都知道最近谷歌事件,這個事件跟我們現在討論的題目是有啟示的。對于互聯網我們是依法管理,在兩會期間工信部領導答記者問的時候提到“中國政府要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任何有害于社會穩定、制度穩定、有害于未成年人健康的信息不能聽之任之”。三網融合以后新業務的開展應該要符合下面三個原則。順序不能顛倒。
第一符合國家利益、第二滿足老百姓需求,最后創作盡可能大的產業商機和空間。這些新業務也有一個重要前提,非常通俗、非常容易理解,就是不能失控。這一點我也向有關領導學習、請教、討論之后得到的結論。
繼續看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國企分離已完全、權力歸位要清晰,運營商不能兼任國家監管職責,因為不能同時當運動員和裁判,監管是裁判。企業不管是國營還是民營,他是運動員。
有監管就有審批,目前毫無疑問廣電總局是相關的許可證國家審批部門,這里面有三個關鍵字眼我特意提出,網絡視頻節目,集成與運營,還有目前大家非常關注的,電視機作為接收終端。其他內容也有審批問題,我們認為其他內容的審批可以歸屬于其他行業的政府主管部門。比如衛生、農業、教育、文化,也許大家很快會提問,那又是什么內容呢?如果沒有音頻、沒有視頻、內容又有什么價值呢?這個問題我想我們在這個地方沒有辦法討論清楚,我也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既然這個權力是國家的,我們就聽從國家的定義和審批。這些行業主管部門應該主動和廣電部門、廣電總局有交流,哪些內容由誰來批,這個中間劃分比較復雜,我們比較渺小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我看到這個問題很快會出現,監管機構的問題,是不是要成立聯合政府。
還是那句話,個人是很渺小的,但是我看到這個問題、提出這個問題和大家一起來探討。
最后匯報一下互動媒體產業聯盟目前的任務。在工信部的直接領導下,按照國家廣電總局和相關國家部門的監管需求,制定多格式視頻設備接入互聯網應用的借口規范和產品檢測標準,已經立項。標準工作組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最近要開展這項工作,要幫助產業來建立安全的、開放的、公平的內容分發平臺,要幫助國家來建立監管的機制,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需求,為三網融合后互動媒體產業各個價值鏈創造出最大的產業發展空間。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