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離開時風汽車銷售公司已經是下午3點,高唐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大樓,張先生正將自己的電動車移動到大樓外墻,準備充電。
“現在充點電,下班正好開回家。”張先生告訴記者,他也是有車一族,但現在更樂于開電動四輪車,最大的原因就是價格便宜,汽車也只是在跑長途時才使用。“在高唐縣,一個月就掙千八百元的工資,就算買得起汽車,養車也是很大的負擔。”張先生說,“每天開電動車上下班,算起來還是很經濟實惠的。”
在高唐縣城,當地經濟水平決定了消費者買車的層次。記者看到,馬路上跑的汽車幾乎都是3萬元左右的F0、QQ、spark。而目前時風電動車的售價在3.089萬元并可贈送保險,售價與主流汽車相差無幾。張先生說:“比亞迪的鋰電車空間大,是好,但要十多萬元,我們只買得起兩、三萬元的電動車。”
電動車另一個優勢在于維護成本低于汽車,行駛范圍適合小縣城的規模。張先生說:“像高唐這樣的小縣城,10公里就能跑個遍,用電動車正合適,不用擔心半路沒電的情況。”另外,一塊電瓶成本接近600元,10塊電瓶的電動車電力部分成本達6000元。如果電瓶老化需要更換,只需要交還全部舊電瓶,可享受3000元的優惠價格。這樣10塊電瓶組成的電池組如果定期保養,起碼能用2年左右的時間。
雖然使用成本低廉,但安全是張先生最擔心的問題。“這車看著不結實,又不能上牌,很多車主都沒有駕照,一旦出現事故就很難維護權益。”他認為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需求,電動車將來一定會獲得合法身份:“全國政協委員陳清泰已經來高唐考察過電動車情況,將來隨著市場不斷擴大就一定會有標準出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