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你看好現在的智能手機應用創業潮嗎?**********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王煜全(電信市場營銷專家):不看好。現在絕大多數創業者都是錯的,所謂的創業沒有把無線的本質研究透,就倉促跳進去,抄襲過去互聯網的模式,真正創新的非常少。這樣很難起來。
新京報:好像很多創業者還沒有實現盈利。
王煜全:盈利是小事,這個需要理解,在無線領域,最主要的是有足夠大的用戶量和足夠大的用戶黏性,一旦你用戶量和黏性足夠大的時候,盈利不是什么問題。這個是和有線不一樣的地方。**********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新京報:跟一些創業者聊到風險,他們普遍看好智能手機的大勢。爆發的時間點來了嗎?
王煜全:即便是大潮流,也不意味著跳進來的都能成功。當初互聯網熱的時候,也是大潮流,瀛海威、BBS不也全死了嗎?我認為,在未來可能會冷一下,瀛海威破滅后,是冷了一下的。就是冷的時候,孕育出了新浪、搜狐……這些未來的大公司。如果現在盲目跳進來,是沒有前途的,我接觸過好多公司,不抬頭看路,只低頭拉車,拿不到錢就解散了,根本熬不到未來。
“微創新”誤導創業者**********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新京報:所以你的建議是?**********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王煜全:我看過的產品還算不少,但多數是跟風的。FourSquare(一家基于用戶地理位置信息的手機服務網站)火了,國內就冒出幾十個基于地理位置的SNS應用軟件,Android Market火了,國內就冒出上百家軟件商店。在這樣的環境下,在紅海里掙扎的企業能走多遠?
“微創新”這個概念對創業者有很大的誤導。因為是微創新,所以不能形成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很容易被更大的競爭對手抄襲,對弱小的創業者來說,往往是致命的。
在無線互聯市場,為自己的產品找到精準定位,才是企業生存的最好保障。最好的辦法,是深入研究那些將會是未來的爆發點、而現在尚未有大競爭者進入的領域。
比如,高度個性化的定制服務,可以讓用戶選擇自己想要的信息的種類,再提供對方希望收到的分類商品信息。除此以外,基于云存儲的數據備份服務、手機應用管理和換機時的應用更新服務也蘊含巨大商業前景。**********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 數據**********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2009年,中國智能手機保有量是5193萬部,2010年超過1億部。
截至2011年2月底,中國地區蘋果App Store中應用數量已達到29.6萬個,2月新增數量1.6萬個,增幅達5.7%。Android Market應用數量達11.6萬個,2月新增7715個,增幅為7.1%。
移動應用開發者中有93%的人在智能手機上開發的經歷,87%的開發者基于Android系統開發應用,44%的開發者基于iOS系統開發應用。
在開發應用種類上,應用開發者/團隊比較青睞手機單機游戲,36%的應用開發者主要開發手機單機游戲,其次是手機管理類工具占據了26%,手機網游占據25%,大概一半的開發者有過開發手機游戲的經歷。**********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