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上對方業務
快遞業電子商務互殺“后院” 人們普遍認為,物流業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的“短板”。所以2011年初,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斥資千億大規模自建物流產業;另外,京東商城也融資15億美金砸向了物流。
雖然阿里巴巴們說“不跟物流服務商搶飯碗”,但是快遞企業們已然感受到了“脖子后面的涼風”。記者最近走訪了申通快遞、圓通速遞、韻達貨運、中通速遞四大民營快遞公司,四家企業的掌門人都接受了專訪。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快遞企業都稱要自建電子商城,回馬一槍殺入阿里巴巴們的“后院”。
民營快遞進軍電子商務
中通雖然有自建電子商務的想法,但尚未有行動。中通速遞董事長賴梅松稱,中通一直在考慮自己經營電子商務,但目前還沒實施這個動作。
相比之下,申通要快一步。申通快遞總裁奚春陽告訴記者,他們已經開始籌劃在杭州搭建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
奚春陽說,投入200個億是建不起物流網的,我們為什么要建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以后的發展趨勢就是B2C,就是企業和個人直接對接。像杭州已經出現了,它跟我在進行合作。優勢在哪里?服裝買回去質量有問題,可以通過申通退回來,費用由企業付。
要說出手最快的還得是圓通。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蛟向記者透露,他們與全國工商聯合作的電子商務平臺下個月簽約,預計最快9月上線,名字叫“全聯網”,目的就是要跟電子商務企業叫叫板。
喻渭蛟說,我們希望能夠把電子商務與快遞平臺無縫對接,我們建的平臺是B2P2C,確保服務質量和產品質量一條龍服務。這件事情一旦做好,中國電子商務和快遞市場會有新格局。
與前三家相比,韻達貨運的觸角伸得更長。韻達貨運董事長聶騰云表示,他們不但要在立體倉庫的基礎上建電子商城,還準備開發類似于支付寶的第三方支付系統,合作單位是郵儲銀行。
聶騰云說,我們可能會給客戶做積分送禮品業務,這就需要自建電子商務平臺,因為我們有幾百萬客戶。我們會建立體倉庫,空間節約效率高。
有挑戰不會惡戰
快遞企業雄心壯志,一招回馬槍要挑戰電子商務,但他們所面對的是阿里巴巴、京東商城、當當網這些打拼多年、經驗豐富的成熟企業。互聯網專家曲曉東認為,快遞公司的物流優勢是進軍電子商務業的籌碼。
曲曉東說,物流行業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相對困難要大一些,用戶的認可、品牌的建立、顧客消費習慣的摸索等困難還是很大的。
未來,快遞業和電子商務行業之間相互滲透、惡戰會不會愈演愈烈?曲曉東認為,惡戰只是表象,其實二者之間的相互影響沒有那么大。
曲曉東認為,對于電子商務整體發展而言,幾個電子商務巨頭一定是會建物流的,這就好像在服裝業,像耐克、阿迪建自己的專營店,不會完全靠百貨或超市等銷售渠道。但其他絕大部分電子商務,肯定離不開物流行業的第三方物流。物流行業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的。對于幾大電子商務公司而言,反正電子商務已經是全行業在做了,多幾個物流公司做,對他們而言并沒有特別大的影響。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