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決策更為謹慎,新農業、文化創意產業等將成機構“新寵”
投資方面,清科研究中心認為,PE機構經歷了2011年的投資估值升高以及IPO阻力加劇,同時面臨著募資困境,在2012年的投資料將更為謹慎,投資節奏也將有所放緩,市場中的投資估值會明顯回落。
從行業來看,機構投資方向與政策走向密切相關。當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穩步推進,其中的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行業的投資料將在2012年持續升溫;國家提出將推動文化產業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性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投資順勢而起;聚焦農業的中央一號文下發在即,資本對CYE新農業關注度有所加強;同時,溫家寶總理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鼓勵、引導和規范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預計也將帶動金融行業投資持續攀升。另外,在房地產調控重拳頻出、房企亟需開拓募資渠道的背景下,私募房地產投資也將進一步提速。相比之下,前兩年備受投資機構熱捧的互聯網以及清潔技術行業料將在2012年有所降溫。
“IPO為上”觀念轉變,并購、股權轉讓退出增多
從以往中國私募股權市場中的退出活動來看,IPO一直是PE機構的主要退出方式,其投資回報水平也普遍高于其他退出方式。然而,從當前市場環境來看,境內IPO審核日漸趨緊,過會率走低,二級市場持續疲軟,境外中概股屢受沖擊,上市窗口何時再開尚不明朗,IPO退出阻力不言而喻。
清科研究中心認為,2012年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中“IPO為上”的觀念將有所轉變。臨近退出期的PE基金管理機構需要考慮和平衡,是選擇等待適當的上市時機、寄望于企業上市后獲取更高賬面回報倍數,還是考慮時間成本,選擇“見好就收”,以其他方式提早退出,返還投資人收益,保障較好的內部收益率。我們相信,年內會有更多基金選擇通過并購及股權轉讓方式退出,中國PE市場中的退出活動將呈多樣化發展。從2011年數據來看,年內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發生并購退出7筆,較2010年的2筆上漲250.0%,股權轉讓退出5筆,與2010年水平持平。清科研究中心預計,2012年此類退出案例數量將大幅上漲。
機構加強軟實力培養,理清長久發展思路
除資金規模增長與業務領域的拓寬外,PE機構日漸重視自身軟實力的培養,投資后為企業提供的增值服務成為機構核心競爭力之一。清科研究中心預計,繼設立專職投后管理團隊成為趨勢后,機構內部職能將進一步細化,開始有更多機構設立專職投資人關系管理以及研究部門。此外,隨著行業監管要求的增加,備案PE機構需要履行的信息披露義務增多,在合規方面的投入也將有所加大。
與此同時,相較外資機構,中國本土PE起步較晚,很多機構一方面在應對日益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一方面仍在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尚未形成自己的機構文化。清科研究中心注意到,市場中很多注重長遠發展的本土機構已經意識到機構團隊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并著手規劃、實施。2012年或許正是機構修煉“內功”、理清自身長久發展思路的好時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