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S近日公布了2012年亞洲大學排名,北大、清華、復旦等八所中國內地的大學擠進前五十名。與前兩年的榜單相比,內地大學的排名幾乎不約而同地上升了。
法晚記者統計近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泰晤士高等教育》另外兩大世界大學排行榜發現,中國大學排名普遍呈現“崛起”之勢。
QS研究世界高校排名的編輯丹尼·拜倫在接受法晚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政府在改進教學水平和教育資源上的持續投資,是促成中國大學排名提升的主要原因。
數據統計 三大世界大學榜單 內地高校排名普升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S最新發布的“2012年亞洲最佳大學排行榜”中,中國內地大學表現搶眼,其中北京大學名次最高,排名第6,較去年上揚7位,首次超越了日本東京大學。除了北大,進入排行榜前50名的還有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各校排名多較去年有所提升,北京師范大學更從去年的64名,一口氣上升了19名。
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推出的2012年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多所中國內地大學的排名比去年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上海交大和浙江大學均上升了27位。
同樣,在前不久發布的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2012年世界大學聲譽排名中,中國大學的排名也是“漲”聲一片。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躋身百強,清華大學從去年的第35位上升到第30位,北京大學從43位上升到38位。
詳解榜單
學術聲譽 拉高中國大學得分
法晚記者對比三大榜單發現,中國大學在聲譽表現方面普遍較佳,往往是雇主評價、學術聲譽方面的得分拉高了中國大學的總體評分。
在QS的“2012年亞洲最佳大學排行榜”中,中國大學在雇主評價和國際聲譽兩項指標上表現出色,排在最前的北大和清華在這兩項均得到滿分100分,排在后面的復旦、浙大、北師大等院校,在這兩項指標的得分相比國際化程度、交換學生人數等其他指標也較高。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與QS采用相同的評分標準,在其最新榜單中排名較靠前的北大、清華以及復旦大學,學術能力得分均在90分以上。
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得分更是直接顯示各高校在教學和研究方面的聲譽情況。在2012年的該項榜單上,上榜的北大和清華的整體聲譽得分明顯比2011年提高。
國際化水平 拖了中國大學后腿
另一方面,中國大學在國際化水平方面存在的“短板”也是一目了然。
在QS的亞洲大學聲譽排行榜上,中國大學在國際師資方面的得分普遍較低。排在前五十的學校中,大部分在這一項的得分均在60分以下,如浙大、復旦、上海交大只得了30多分。
同樣,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2012年的榜單上,中國大學的國際“短板”也浮出了水面。縱觀榜單,與歐美多數大學在國際師資與國際學生方面的得分達90分相比,上榜的中國大學在這兩項的得分甚至均未及格。
中國榜單 綜合學術排名 世界百強無內地高校
中國國內也早已推出了自己的世界大學排行榜。最有名氣的要數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自2003年以來發布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在“2011年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上,內地學校中共有23所高校進入世界500強行列,這一數據比2003年的9所增加了14所。榜單中,除前100強外,后面均沒有公布具體名次,只是分段公布了高校的名字。
對此,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的執行主任程瑩解釋,不公布具體名次,是因為后面高校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對于中國內地進入500強的高校數量持續增長的現象,程瑩解釋說:“主要還在于論文數量增長非常快,有的學校論文數量成倍增長”。如果僅看論文一項的排名,內地高校進入前50名的就有4所。
一批學校的論文數甚至已經達到世界百強大學的平均水平,但是在國際學術大師、國際頂尖期刊論文等指標上,國內名校與世界百強大學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綜合評價下來,內地高校排名都在150名之后。
對于中外大學的差距,程瑩認為,國內高校在國際上具有學術影響力的人較少。美國一個高校多的就有100多人,遠超國內高校的總數。
“2011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國內地高校排名
清華大學 151—200
復旦大學 201—300
南京大學 201—300
北京大學 201—300
上海交通大學 201—300
發布者說 投資力度大 促中國高校排名提升
中國大學為何在世界三大榜單中的排名集體“上位”?中國大學的綜合排名能否持續上揚?QS研究高校排名的編輯丹尼·拜倫在接受法晚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近幾年的亞洲大學排行榜看出,中國內地大學的進步可謂日益顯著。
拜倫分析說, 中國政府在改進教學水平和教育資源上的持續投資,是促成中國大學排名提升的主要原因。另外,中國大學憑借研究成果的增加與其影響面的擴大,再加上越來越多的學者和雇主對內地大學質量的認可,在國際大學排名中不斷提升著自己的知名度。
《泰晤士高等教育》專門負責大學排行的編輯菲爾·巴蒂(Phil Baty)也對法晚記者說:“毫無疑問,中國在全球高等教育中的上升力是有目共睹的”。
菲爾·巴蒂同樣認為,相對中國政府在一流大學上“舍得下力氣”的投資,西方一些傳統的精英大學目前卻面臨著嚴重的資金限制問題,這很可能就是造成中國大學排名升高,而部分西方大學卻呈下行趨勢的主要原因。
此外,學術聲譽方面的優勢,也使中國大學在排行中的綜合得分被拉高。“中國的一流大學有很強的學術聲譽,根據我們對全球的學者采訪顯示,不少中國大學在學術聲譽調查中的排名都較高。”菲爾·巴蒂說。
論文雖高產 但缺世界影響力
與此同時,世界大學排名的發布者們也直言中國大學存在著不足。
QS編輯丹尼·拜倫表示,從具體榜單指標中可以看出,中國內地高校雖然論文屬于高產量,但其引用率和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是較低的。
他還指出,相比香港和新加坡的大學都在積極地招募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生和教員、使學校變得更加國際化,中國內地大學由于受語言方面的障礙,以及一些傳統思想的制約,想要復制這一點比較困難。
菲爾·巴蒂指出,雖然中國大學近幾年在教學與研究環境方面取得了不小進步,但仍有問題需要迫切解決,比如讓高產出的研究成果同樣具有很高的世界影響力。
“如果中國加大在基礎與教學改革上的力度,并允許院校擁有更多的自主權,那么在未來的十年中,我們將會看到中國內地的高校在全球大學排行中將大幅度上升。”菲爾·巴蒂表示。
中國大學排名近年變化
(以《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世界大學排名為例)
北京大學
2010年第52名
2011年第 47名
2012年第46名
清華大學
第49名
第54名
第47名
復旦大學
第103名
第105名
第91名
上海交大
第153名
第151名
第124名
浙江大學
第247名
第218名
第191名
注:排名順序為2010、2011、2012年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