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失敗:缺少核心領導者
2005年,諸葛風保留了電腦公司的股份,獨自來到廈門尋找機會。這時,職場培訓的浪潮正在興起,24歲的諸葛風在一所培訓學校當起了業務員,工資每月1500元。
巨大的客戶市場讓諸葛風和另外兩個年輕的業務員心潮澎湃,老板混亂的管理思路更是讓他們有了躍躍欲試的創業沖動。正在此時,漳浦縣傳來另外兩個股東撤資的消息,諸葛風決定再嘗試一次。
第二次創業讓諸葛風很興奮,他覺得最難得的是3個團隊成員形成了能力上的互補:“女同事是一名銷售型人才,具有永不氣餒的精神;男同事具有很強的條理性,任何事情到他手上都變得井井有條,他甚至可以直接走上講臺當培訓師;我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可以負責和客戶做業務前期的分析談判。”諸葛風認為,和朋友合作創業失敗率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彼此的互補性不足。
然而,他們創辦的培訓學校在推向市場后僅堅持了10個月,做成兩單生意后便倒閉了。“團隊缺少核心領導者、內部爭論過多是創業中致命的問題。”諸葛風認為,發展初期的中小企業一定要有一個強勢的領導者,否則即使能力互補,也會浪費很多時間成本。
培訓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是整合資源的能力,而諸葛風的創業團隊當時在整合講師、挖掘客戶兩個方面都沒有做好。比起之前的培訓學校,講師的水平又只能算末流,意向性的客戶也沒有盡量爭取到,最后的結果就只有失敗。讓諸葛風覺得可惜的是,雖然3個人在互補性上大大超越了第一次創業,但他們沒有能夠堅持度過轉型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