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一跤,進一步,心懷夢想,矢志不渝,一個普通農民終于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
在巢湖市居巢區壩鎮鄉間,流傳著一句順口溜:“跌一跤,進一步,幾跤跌成百萬戶”,說的是當地農民尹學政,在創業路上4次“跌倒”、4次“爬起”的故事。
今年39歲的尹學政,1994年從部隊退伍后只身到上海打工。雖然很受單位器重,待遇也不錯,但他心中始終懷著一個夢想自己當老板。兩年后,尹學政毅然回鄉,開始了坎坷的創業之旅。
尹學政起先在鎮上開了一家煙酒批發部,4年間賺了一些錢。但他并不滿足,認為真正的創業應該是生產和創造。2000年初,尹學政承包了150畝山場從事果木種植,雖然引進的都是優質品種,但由于不適合當地土壤,果樹品質逐年下降,幾年下來虧了20多萬元。眼見多年的積蓄打了水漂,家人和朋友都勸他回頭繼續經營煙酒批發,但老尹不干。他說:“沒有風險還叫創業嗎?這條路不通,我走別的路! ”
接下來,辦漁網廠,可起步晚了,宣告失敗;養雞,當地市場已經飽和,無果而終……最后,他選擇了養豬。2005年5月份,老尹設法籌措資金,在鄰近的石塘村租賃了35畝山場,建起600平方米的豬舍,購進100頭優質仔豬,開始了養豬“大業”。
養殖技術的“深奧”,對尹學政來說是第一道難關。他購買了大量專業書籍,廢寢忘食地認真鉆研,并請飼料銷售商上門指導,積極參加各類養殖技術培訓班,逐步掌握了母豬生產、仔豬保健及育肥和多種疾病防治技術。正當豬場欣欣向榮、尹學政滿懷期盼等待收獲的時候,生豬市場行情卻急轉直下,價格從13元/公斤直降到6元/公斤,全年虧了近2萬元。
再次跌跤,尹學政的創業意志更堅。第二年,他用自家的一間商鋪作抵押貸款10萬元,又購進了200多頭優質品種豬。誰知天災降臨,那一年,由于全國性豬藍耳病的影響,買來的豬仔全死光了,大豬也死了一半,共虧損5萬多元。老尹還是不灰心,他四方奔走,又借來10萬元,恢復了養殖規模。有志者事竟成,2007年豬價暴漲,老尹的豬場出欄生豬600頭,獲利40多萬元。
如今,學政養殖公司已擁有豬舍面積2400平方米,飼養規模3000多頭,固定資產200多萬元,被評為市級標準化規模養殖示范場。同時,與安徽農業大學、省畜牧水產學院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成功應用了發酵床養豬技術;并通過“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實現了生豬產銷一體化經營,帶動周邊10多戶養豬戶,養殖規模達600多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