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一個僅有小學文化的農村女孩,14歲外出打工,歷經各種磨爛后,小女孩決定創業。雖然創業之路異常坎坷,但小女孩咬牙堅持下來。三年后,她6千元的創業成本變成了600萬。她究竟如何做到的?

申雨鑫,湖南邵東人,小學文化,14歲出外打工,做過保姆,干過工地活,開過理發店,打工路上屢次不順。05年她以6000元起家,創辦了申鑫振動棒加工廠,創業歷盡磨難,但她并沒有氣餒,咬牙堅持。
不到三年的時間,銷售業績由當初的80萬元提高到了現在的600多萬元。她的傳奇創業故事感動了許多人,上百個代理商主動找上她要做她的產品代理,2008年第五屆全球網商大會上她獲得了內貿30強。她的成功無疑是她努力的結果,她常說:“我以前的經歷是我這輩子最大的財富。”下面一起關注申雨鑫的講述。
苦命的童年從小我就出身在一個很苦的家庭,父親是個殘疾人,他只有三根手指頭,大姐大我八歲,二姐大我兩歲,弟弟比我小六歲,從小我家就受到村里人的欺負。那時家里窮,每天經常為了吃飯的問題而發愁。想想那些日子當時不知是怎么熬過來的,有一天我從外面回來,聽到父親和母親正在商量說要把我送給遠房的舅舅收養。第二天我哭著喊著被舅舅抱走了,就在我抱走的那一瞬間,父親老淚縱橫,不敢看我,轉頭就進了房。
可三個月后,父親來接我了,看到我抱著我痛哭涕零的訴說自己:自從你走后,我天天做夢都夢到你,我怎么就那么狠心,把你送給別人啊,這到底是我造的那門子孽啊,我被接回家了,那一年我5歲。
從我懂事起,我經常看到父親眼里流露出太多的無奈,那時,真想替他分擔所有的一切。我大姐讀書很用功,也很懂事,每次從學校回來,她都要搶著活干,我5歲就跟著父親一起上山下田,到我11歲時,我就收割打稻谷了,家里4畝地,一到秋收季節,都是我一個人踩打谷機,我爸在旁邊幫我遞禾,然后兩人一起把谷子搬回家。
大姐也很爭氣,高中兩年就考上了師范大學。大姐考上大學后,父親覺得好日子要到了,我為了供大姐上大學,更是把大人們要做的活也攬了下來,父親看到我做事情來還真的象大人那么一回事,雖然心疼,但還是很開心,常說我這個女兒聰明是聰明,就是不喜歡讀書,其實我不是不喜歡讀書,而是看到家里那么苦,只想早點幫父親分擔一點,父親的雙手不方便,我也就成了父親左手右手的依靠了,他不能做的活我都會盡力去替他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