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廣告部的廣告詞是“相信品牌的力量”,我把這句話改成了“相信榜樣的力量”。小時看李嘉誠的傳記,我以李嘉誠作為榜樣。初中了解梁穩根的過去,我以梁穩根作為榜樣。陸續了解了馬云、牛根生、王永慶等人之后,我的榜樣也在不斷的增加。
我相信榜樣的力量,因為他們的故事能夠激勵我成長。從一個小混混,到現在稍有人模樣,這些榜樣的作用不可小覷。如果沒有他們在我心里,或許我在某個監獄吃牢飯。所以,我一直跟比我小的人強調,一定要有一個靠譜的榜樣,那樣你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該怎樣去往你想要走的方向。人必須有自己的信仰,否則容易迷失了方向。
人必須要有自己的信仰,但絕對不能有盲目的信仰。我身邊有很多人信仰李開復,我每每都會告訴他們,信仰李開復不如沒有信仰。很多人會認為我對李開復我偏見,但在他們不知道李開復前,我也對李開復有過一段信仰。李開復那時候給學生寫信,讓我這個不特定的收信人倍加感動。但隨著自己的社會經驗增加,發現李開復不過是一個布道者。他所謂的那些經驗之談,不過是以成功為基礎,教授別人成功之后的成功而已。對于一個夢想著將來創業的人來說,李開復的成功就像唐駿一樣,只有等到成功以后才可以復制。
如果一個人取得了成功,然后到處宣揚自己的成功,我認為這就是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就像俗話說的那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要告訴別人你抓到了魚,而是要告訴別人抓魚的方法。在李開復的各種諄諄教導中,我得不到任何對創業有幫助的信息,更多的就是其成功之后的所謂經驗。說得不好聽一點,如果人都取得了成功,還需要這些經驗干嘛?就是因為還沒有成功,才迫切希望能夠得到一些啟發。所以,讓我感到大失所望。
就像我評價站長大會,以前是交流的會,現在是炫耀的會。發言的全部是大佬,草根都坐在臺下。這樣的會不叫站長大會,就是一個典型的膜拜會。這些站長不再是奔著交流而去,而是奔著膜拜成功者而去,這就完全失去了實在意義。所以,當我了解悠哉旅游網CEO李代山邀請大學生一起海外旅游的時候,我毫不猶豫的推薦學弟學妹們參與。
雖然,在我的學弟學妹當中,李代山還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但李代山有7年的創業經驗,從一個人的光桿司令,硬生生的帶出了幾百人的團隊,成了國內最專業的在線旅游網站。從一個工程師,因一場生死之旅,進入一個創業者的角色,這才是真實的人生。而且,他邀請的對象是大學生,邀請的目的是一起去海外旅游,我認為非常值得支持。不管其目的為何,至少能夠給一些人帶來影響。就算俗話說得那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見多識廣。大學生不應該只是窩在學校死讀書,更應該多出去走走,多見識外面的世界。李代山請大學生出國旅游,能夠讓大學生見識到更廣的世界。而且,與一個已經取得一定成功的創業者交流,對他們未來的人生將產生不小的影響,很可能就此改變他們一生的命運。
比較李代山和李開復兩人,方式完全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對于現在的大學生來說,李代山那樣的方式更為可取。大學生能夠與李代山一起交流,至少可以學到不少創業知識。而傾聽李開復的成功感言,不但不能夠取得成功,甚至可能會沉醉其中而難以成功。一個從微軟到谷歌,一個從谷歌到創業,一直有光環伴隨的人,我實在不敢認為其能夠真正的給別人帶來幫助。如果李開復是一個從谷歌走出之后,一窮二白打下如此江山的話,我肯定也會繼續信仰這個榜樣。但是,李開復不是,他現在的所謂創業,不過是充當了投資者的代言人,只是一個擺花架子的明星而已。僅僅,只是如此而已。
所以,不得不說,盲目崇拜各種榜樣的人,應該好好反省一下了。多了解一下自己的榜樣到底能否給你力量。如果榜樣都只是一條寄生蟲,那他不會給你帶來力量。所以,相信榜樣的力量,也得看這個榜樣是不是真的力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