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產品經理們忙得不亦樂乎,打著“飛的”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地來回“趕場”,參加各種形式不一的產品經理峰會、論壇、沙龍,如PMcaff、CSDN、中國產品經理聯盟、PM-China、麥思博、贏時代、創業邦等都有組織活動,似乎到了年底,政府忙著花費,產品經理忙著開會。 然而,縱觀所有的產品經理交流會的主題,基本上還是定位為認知與經驗分享,比如什么是產品經理,產品經理的職責,或者是在某一項工作某一類工作中的經驗總結、方法論分享、工具應用,一直停留在初級產品經理的聚會。
因而,我認為我們今天的聚會是國內產品經理最高級別的聚會。之所以說它最高,不是我們在座的人的級別是最高的,而是我們談論的話題是最高級別的。真正的產品經理,必須是能夠創造產品的人。創造來自于創新,創新來自于創意。創造的最高呈現方式是創業。創意、創新、創造、創業才是產品經理走向資深、走向成功的終極追求。今天我們談創業,最高級別就是高在這里。
喬布斯、馬化騰、丁磊、周鴻祎等這些業界大佬都稱自己為產品經理,甚至標稱在公司“只是”產品經理。我非常納悶的是,為什么這些人從來沒有參加任何一個產品經理們的峰會與論壇呢?為什么都是成功的民營企業家們稱自己是產品經理,而沒有幾個產品經理敢于說他們就是明天的馬化騰、周鴻祎?!
今天的產品經理要成為明天的民營企業家,自古華山一條路,那就是創業----“Start Your Own Business”。創業是“產品經理”與這些大佬們之間互通的不二津梁。(津,渡口;梁,橋梁)。
不創業枉為產品經理
真正的產品經理,應該是可以定義產品,并且可以對所定義的產品成敗負責任的產品經理。真正的產品經理,應該是可以對產品從誕生到運營有話語權的全過程擔當的產品經理。所以說產品經理在很多公司就是虛擬企業的負責人,就是無冕之王。公司一旦有了產品管理意識,設立了產品經理的崗位,就要實施產品經理負責制。產品經理負責制,天生就是造就創業者的搖藍。
“你想做CEO,不如去一家技術公司,從產品經理做起,做完產品經理就基本上知道怎么做CEO了!睋f沈思就是聽從了這番勸誡,后來成為谷歌移動事業部的產品經理,接著回國創建了木瓜移動,成為Android上最大的社區游戲平臺,并致力于打造一個全球的移動社區。
有著成為CEO的天然優勢的產品經理必將成為創業道路上的主力軍。越來越多的產品經理投身創業浪潮,創新產品層出不窮,其中不少人取得不俗成績,如汪海兵的淘米網、沈思的木瓜移動、馮鑫的暴風影音……在所有創業公司中,創始人都承擔著產品經理的職責。哪一個互聯網與軟件公司的創始人,不是深諳產品的?!這是一個產品經理創業的絕佳時代。不創業枉為產品經理!
什么叫宿命,就是預定好的。比較一下一個產品經理的能力模型與一個創業者的能力模型就會知道。創業家要創業成功,必然面臨設計、研發、營銷的考驗。產品經理也一樣,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如果只是某方面的行家里手,那說明他仍然是某一個方面的職能經理。如果與一個沒有產品經理經歷的創業家相比,產品經理創業成功的概率要高得多。
產品經理創業要以產品為中心
有些人創業,是因為個人的能力,以能力為中心來構建創業的模式,比如開個咨詢公司;有些人創業,是因為擁有資源,以資源為中心來構建創業的模式,比如開個投資公司;有些人創業,是因為擁有渠道與模式,比如開個加盟連鎖店。
產品經理創業,就得有產品,要以產品為中心。沒有產品的創新與創造,創業也就無從談起。很多時候,大家面臨的行業信息與行業機會都是一樣的,只是我們的產品---解決問題方式與程度不同。因而,產品經理創業不要泡在所謂的行業分析里。僅僅認識到某一個行業可為,某一個行業存在機會,某一個是趨勢,就挽起袖子來創業是不夠的。關鍵是要有自己的產品概念,用你的產品為用戶解決什么問題要搞清楚。投資者看好產品經理創業,真正關注的是你的產品到底是什么,有多大的商業價值。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