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3月13日,土豆網創始人王微表示,他將啟動自己的下一個創業項目,打造中國版本的皮克斯。“再次創業”已經成為近一年來最熱門的互聯網搜索詞之一,創業者的年齡從20 多歲跨越到75 歲,創業領域從傳統制造業到移動互聯網、環保行業,無論創業環境如何改變,創業者第一創業成功與否,許多創業者義無反顧地投入到再次創業的大潮中。
多年研究民營企業的中歐戰略學教授、副院長張維炯認為,再次創業浪潮主要是由四股力量形成:
第一股力量是初次創業失敗者。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 2.5 年,第一次創業的企業5 年的生存率不超過50%,10 年的生存率不超過30%。在第一次創業失敗后,很多創始者會很自然地開始再次創業,甚至第三次創業。
第二股力量是初次創業成功者。企業創業的成功,使得他們有了自信心,會試圖嘗試新機會,一些企業家嘗試以知識運營來帶動資本運營,這種創業需要比較多的專業知識和協調能力,能做的人不多。
第三股力量把企業當產品來做的企業家,他們的創業類似于投資,做到一定程度就賣掉,做一個賣一個。
第四股力量是將企業當一生事業來做的企業家,他們的意愿是把一個企業長期經營下去,成為百年老店。
二次創業的企業家與首次創業者相比成功率是否會高
世界經理人網站的調查結果顯示,65.20%的人認為再次創業的成功率高于一次創業成功率。87.31%的人認為一次創業的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適用于再次創業。
聚集新商機和新的消費者需求
再次創業的企業要站住腳,必須具有兩個能力:發現新的市場機會并有效捕捉新商機、聚焦新的消費者需求。
博斯大中華區總裁謝祖墀認為,再創業者學習能力很重要,悟性尤其關鍵。現在許多行業都有一些新的市場機會,但新的機會存在什么地方?你怎樣領悟出存在的機會?這取決于創業者的洞察力和判斷。
王微顯然是領悟到市場機會,才決定在離開土豆后,開設追光動畫辦公室,打造中國版的皮克斯。“動畫行業發展快,但觀眾對中國動畫電影品質又有諸多抱怨。當一個產業被寄予巨大希望,用戶又覺得產品還沒有達到大家想象中的水平時,就有痛點和機會。”
創辦土豆網時,王微沒有任何參照物,能不能做,未來寬帶使用率會怎樣,普及過程要多久,對這些問題都特別迷惘、特別焦慮。現在做動畫,他去美國考察,見了皮克斯在內的很多電影公司、工作室,見過的人總數都有三四百人,又充分了解中國動畫電影現狀,所以對大的創業方向和模式是清楚的。
第一次創業者對消費者理解不深,很多人沒有真正地從消費者的根本需求上判斷自己的產品,只是憑著自己判斷感到這個商業模式可能會成功。然而,在再次創業時,他就會把這個問題摸得更準,成功的可能性就會更大一些。
王微將追光動畫電影的目標觀眾鎖定三四十歲的人,讓大手拉小手。他觀察到中國動畫片市場的目標受眾主要以小孩為主,小手拉大手。但他不相信“小手拉大手”可以成功。小孩吵著要看這個那個,要很多東西,但最終還是大人覺得這個東西適合他,才帶他去看,制作者一定要給出吸引大人們的東西。
張維炯教授
張維炯教授認為,創業就是尋找市場機會,即在市場供給不足的時候,企業挖掘到潛在的消費需求。進入這個細分市場,就會遇到資金、渠道、技術、執行等的問題,這些困難第一次創業也會遇到,區別是再次創業的人掌控的能力強了,經驗也豐富了。
二次創業的行業選擇
據世界經理人網站的調查,時下服務行業、互聯網行業包括移動互聯網、制造業和環保行業成為再次創業者最希望進入的四個領域,在這些領域捕捉市場機會,創業者必須清晰了解面臨的挑戰。以移動互聯網領域來說,深創投董事長靳海濤警告道,“不要要在泡沫階段趕潮流,否則未來3~5 年都是艱難的生存期。”
“環保行業,創業者要進入這個領域挑戰很大。”張維炯教授提醒道,“是機會還是陷阱,創業者必須擦亮眼睛。”很多時候,中央政府制定了比較完整的法規,但是地方政府,尤其是縣以下的政府機構,他們對這些政策法規的執行是兩回事。只有在深圳、上海、北京等經濟相對發達地區,人民生活水平已經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對環保的需求真正激發出來,政府對環保也非常重視,這樣企業做環保業務才可能真正受到歡迎。長遠來說,環保產業有前途,但是不同地區,不同階段,環保產業發展的進程不一樣,創業者一定要了解當地真實情況,擇機進入。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