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國商會與博斯管理咨詢公司日前發布報告稱,中國將可能于2015年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屆時中國的購買力占全球比重將從現在的5%提升到14%。
這份名為《2011年中國消費者市場戰略》對135家在中國市場上競爭的企業進行調研,其中在華外資企業占四分之三,中國本土企業占四分之一。這些公司涉及消費品銷售、制造業、醫療健康等行業。
報告提出影響中國消費者市場主要有六大趨勢。第一,互聯網和其他移動通信工具使用次數的增加,對中國消費者影響至深;第二,隨著對外界的接觸迅速增多,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期望值也隨之變化;第三,中國國內交通系統逐漸改善,大大增加了中國消費者的流動性;第四,人口的增長和家庭結構的變化將影響中國人的消費習慣;第五,交通等基礎建設領域的大發展將使得諸如消費方式、消費時間、消費地點及消費原因等一系列消費行為隨之發生變化;第六,隨著收入的增加,中國新興中產階層對生活和休閑活動質量的追求也將影響中國消費市場。
報告強調,隨著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的迅速普及,中國消費者獲取相關商業信息以及實施的消費行為正在發生深遠變化,中國本土企業和外資企業面對的消費市場也與過去截然不同,必須根據變化采取新的市場戰略和策略。目前,93%的受調查中國本土企業已經實施或已有計劃開展網上購物或手機購物,而這一比例在外資企業中只有60%。博斯公司上海代表處總監徐晉認為,中國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的要求隨著收入提升而 “水漲船高”,中國本土企業要想在不斷變化的消費市場上保持競爭力,就必須更加關注質量、品牌和服務。這一道理同樣適用于外資企業,也意味著中國本土企業與外資企業的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