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商投資發展報告(2011)》(以下簡稱報告)今日發布,報告指出未來中國外資撤離風險將加大。
報告指出,在發生勞工荒的同時,我國沿海勞動密集性外商撤離現象。尤其是,勞動密集型外商投資中小企業在勞動力、土地、原材料、環境、水電費等經營成本全面上升,以及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下,關閉、轉移趨勢明顯。
報告分析稱,盡管金融危機暫時打斷了外商投資撤離的勢頭,但受到新興市場和周邊國家爭奪國際直接投資競爭的影響,以及國內投資成本上升的壓力,沿海勞動密集型外商投資謀求區位轉移的挑戰不斷增長。
分析顯示,如果外商投資10%從中國市場撤離海外,將減少470萬勞動力就業,出口減少860億美元以上,出口增速降低7個以上百分點,使得全國稅收總額每年減少1600億元以上。
因此,報告認為,外商投資撤離中國,必然導致社會經濟增速減緩,經濟波動加劇。
報告主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對網易財經指出,外商投資中,加工貿易比例占比較大,當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時,外商投資撤離的風險是難以預料的。
對于明年外商投資規模,桑百川表示,歐洲債務等事件會影響明年全球經濟的發展,勢必會影響到對外投資規模的增長,因此數據將"不樂觀"。
此外,報告也做了未來外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指出,新一代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光源、節能環保和低碳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為跨國公司對我國投資的亮點。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