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最新發布的《2012年中國財富報告》顯示,去年投資房地產的富人中有28%的人資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其中有3%的投資者財產縮水30%。由于經濟形勢趨緩,股票和基金市場低迷,固定收益類和信托類產品受到富人的追捧,而股票類產品和房地產投資則令到中國富人們興趣大減。
該報告由波士頓咨詢公司和建行私人銀行聯合發布,調查范圍為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中隨機抽取的1912名金融凈資產達到600萬元的高凈值人群。
過半富人財富來自創辦實業
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私人可投資資產總額將超過7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高凈值人群(可投資資產在6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資產總額達到33萬億元人民幣,占46%。
報告指出,在職業分布上,大部分富人是企業主,占56%。富人的最重要的財富來源依然是創辦實業,占到全部高凈值人群的56%。不過由于房地產調控的因素,和2011年相比,通過投資房地產獲利的人群占比出現明顯下降。相反,靠工資和福利累積的提升到第二位,這部分人群主要是企業高管或專業技術人士(如醫生、律師)。
報告預測,在未來新財富的來源方面,高科技和醫療保健行業最被看好,并表示隨著經濟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經濟開始回歸理性,快速暴富的機會越來越少,只有代表產業升級的高附加值領域才會是未來財富的新增長重點。
調研顯示,富人把自由安全、物質優越和家庭幸福作為對財富的核心定義,對高尚社會地位的訴求超過了2011年的福蔭子孫。
有錢人也愛固定收益產品
2012年,中國整體經濟形勢趨緩,股票和基金市場整體較為低迷。報告表示,在這種背景下,高凈值人群傾向于穩定、風險較低的投資產品,固定收益類和信托類產品受到高凈值客戶追捧,投資興趣度均超過60%;儲蓄和現金類產品緊隨其后,興趣度超過40%。
不過和2011年相比,高凈值人群對股票類產品的興趣大幅下降,由2011年的34%下降到17%;房地產相關投資也從36%降低到24%。
報告指出,富人在2012年風險偏好上也顯得更為保守,不愿承受風險的客戶從2011年的30%上升到36%。高風險資產配比下降了十個百分點,減少了四成,減少的高風險資產中有70%轉移到了低風險產品,如儲蓄、銀行理財產品中,推動低風險資產的配比提高了7個百分點。
除了投資產品以外,高凈值客戶的融資需求表現突出,富人希望的前五項其他金融產品或服務的需求中有三項和融資業務有關。其中鉆石、白金信用卡和專屬授信因為手續簡單、靈活,方便高凈值客戶周轉,得到了近40%客戶的青睞,35%的客戶希望得到個人名義貸款,29%的客戶希望得到企業名義貸款。貴金屬是傳統的保值利器,2012年的關注度也從2011年的17%上升到的27%。
房地產成富人資產縮水重災區
在2011年國家連續祭出限貸、限購、房產稅等政策重拳反復打壓投機性住房需求的背景下,樓市低迷,富人的財富面臨不同程度縮水。
報告顯示,從財富來源上看,投資房地產獲利的人群是個人資產縮水的重災區,房地產投資者中有28%的人資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其中有3%的投資者財產縮水30%,資產縮水的重災區集中在浙江和內蒙古地區。
報告稱,資產縮水的人群所在企業面臨著競爭激烈、進入門檻低的狀況。在經濟趨緩、財富縮水的形勢下,高凈值客戶對銀行的興趣正逐漸增加。企業面對經營壓力的企業主們,對融資抱有很高的需求愿望。很多人希望通過私人銀行平臺或個人貸款的形式為所在企業低成本融資。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