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北京、東南沿海等地技工人才都出現缺口。僅以距安徽很近的上海為例。去年7至9月,上海市閔行區單位用工登記696家次,發布崗位1051個,接待農民工求職登記只有599人。部分企業的“用工荒”,有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問題,往往“不是企業招不到人,而是招不到有合適能力、水平的人”。可以肯定地說,未來10-20年間,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升級,全國高技能人才需求將在數千萬之眾。
技工培訓,當然離不開政府這只“有形之手”的推動。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各地政府有專門的培訓機構、有專項經費,但事實上,“技工荒”仍然存在。可見,在這方面,政府的工作仍有待進一步地加強。從另一方面看,市場這一“無形之手”似乎對于技工的培訓還沒有形成“拳頭”。目前,大中專職業學校、社會上一些小型的培訓機構等都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但似乎都是些“散兵游勇”,技工培訓缺乏品牌機構。
在市場經濟中,哪里有短缺,哪里就有商機。 “技工荒”無疑也是一大商機。很多企業老板,不是愁產品生產不出來,而是愁產品沒市場。現在,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技工人才在市場上有大量需求,一些有遠大抱負的老板,不妨將這一塊蛋糕做大做強:可以進行訂單式培訓、連鎖培訓,也可以辦網上“技工勞務市場”,如此等等。我們期待著近年內有若干個全國知名的技工培訓龍頭企業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