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大陸零售市場
繼中國臺灣首富郭臺銘日前宣布將在大陸設立萬家3C連鎖店后,近日,臺灣第一鞋業品牌——A.S.O阿瘦皮鞋掌門人羅榮岳宣布,將于明年在大陸開出第一家門店,按照羅榮岳的初步設想,阿瘦皮鞋在大陸的銷售網絡至少達2000家。
臺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的理事長王國安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去年臺灣方面政策的放開,臺灣的大型零售業找到了更大的市場空間,同時一些傳統的代工巨頭也紛紛向渠道轉型,一場臺商在大陸零售市場的深耕運動正蓄勢待發。
郭臺銘欲挑戰國美、蘇寧
作為代工廠的領軍企業,郭臺銘的鴻海集團依靠電子代工成為全球第一大代工企業。就在眾人以為鴻海將繼續在制造領域深耕細作時,郭臺銘卻出人意料地表示要進軍終端零售渠道。
有消息指出,日前,鴻海宣布了一項野心勃勃的“萬馬奔騰”計劃:未來2—3年,在賽博數碼等渠道資源支撐下,將在大陸投資百億元,打造萬家以上連鎖店。這意味著,郭臺銘將從終端渠道上直接叫板國美、蘇寧、百思買等家電零售巨頭。一萬家店,幾乎是現在所有家電零售巨頭的店面數量總和。
對此,鴻海方面未正式表態。但頗令人回味的是,今年3月,國際零售巨頭——麥德龍在其總部官方網站上發布了一則要與鴻海合資開店的信息:麥德龍集團Mediamarket將與郭臺銘旗下的富士康合資開設3C家電連鎖。根據麥德龍的設想,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前,合資公司將在上海開出第一家門店,未來計劃在全國開出幾百家。此外,在去年底鴻海集團內部高級主管會議上,郭臺銘曾強調,2009年將全力爭取大陸IT渠道市場。
對郭臺銘設立終端渠道一事有所了解的王國安表示,郭臺銘可能將設立自己的連鎖零售品牌,與國美、蘇寧等已經發展成熟的通路零售商相比,郭臺銘完全具備低成本優勢,在產品的設計上也會有獨到之處。對于郭氏家電零售店的形態,王國安認為,鴻海會避開與國美、蘇寧的大賣場競爭,而選擇中小型的社區商店。
阿瘦皮鞋斥資億元探路
“在我的計劃里,前期將開出200家門店,上海是首選。”羅榮岳表示,對于投資的規模,他初步敲定用1.2億元打開大陸市場。
有統計顯示,在臺灣平均每兩人就擁有一雙阿瘦皮鞋,在人口2000多萬的臺灣,阿瘦皮鞋去年賣到了6億元人民幣;在澳洲經營阿瘦皮鞋生意的則是南半球首富。“七八年前,我就來到大陸,我覺得現在已經到了我必須投資大陸的時刻了。”羅榮岳認為,臺灣零售市場已經接近飽和,為解決發展問題,拓展大陸市場勢在必行。
據知情人士透露,阿瘦皮鞋在大陸已經調研超過一年,阿瘦在大陸開店將是第一家臺灣鞋類品牌對大陸零售渠道的直接投資,“先前都只是投資制造業務。”據了解,臺灣制鞋業務在大陸投資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以擁有達芙妮品牌的永恩集團為例,永恩集團初期是在大陸從事制造業務,隨后才創立自有品牌成為渠道商。
代工危機引發轉型
臺灣的代工產業面臨轉型危機,已經不是新鮮的話題。幾家代工大廠鴻海、廣達、華碩等,股價都不如前幾年,代工產業利潤的下降,使得它們開始尋找新突破口。
分析指出,對于臺灣代工廠商,轉型的第一步通常是涉足周邊產業或往上游供應鏈進行垂直整合,鴻海此次介入終端領域,似乎也為其轉型下了注解:鴻海雖然囊括了蘋果、惠普等全球著名品牌的代工業務,但受制于人的模式還是占絕大部分,在被動的利潤和主動營銷之間,郭臺銘選擇了通路建設。
不僅如此,在近日開幕的臺灣名品展現場,多家臺灣品牌企業在接受采訪時均表示,正在考察大陸市場,如果條件成熟,將毫不猶豫地在大陸直接鋪設零售渠道或尋找代理商。相比之下,臺灣企業對于成本不斷上升、利潤逐步下降的制造業務似乎興趣不大。
“以前臺商投資大陸的上限是40%(公司凈值),這束縛了大型零售業在大陸的發展機會。而現在這一政策已經放寬。”王國安認為,臺灣方面的政策放寬是大型零售業積極拓展大陸市場的動因,而另一直接因素是,大陸的市場潛力巨大,諳熟市場營銷的臺灣企業具有一定發展優勢。
【相關鏈接】
郭臺銘“萬店計劃”是紙上談兵?
郭臺銘的“萬店計劃”一宣布,一石激起千層浪。大陸同行對此舉并不看好。
世紀電器網CEO王治全表示,鴻海集團2—3年內投資百億新臺幣,在大陸打造1萬家3C家電渠道連鎖店的計劃純屬“紙上談兵,看來他(郭臺銘)真不了解大陸市場。”“每個月開出近300家店,這實在不可能。”
通訊連鎖商迪信通副總裁齊峰也認為,當前匯率下,100億新臺幣約合21億元人民幣,開設1萬家店,平均每家實體店僅投入21萬元人民幣,而國美、蘇寧開一家普通門店的花費在300萬元人民幣以上。
對于“萬店計劃”,國美和蘇寧則一致表示“不評價同行”。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認為,鴻海制造能力很強,跟品牌廠商關系密切,加上資本雄厚,目前大陸市場產品豐富度還不高,這是鴻海的機會。不過,就目前來看,郭臺銘的“萬店計劃”并不樂觀。(徐潔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