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培訓創始人、山木教育集團總裁、教育培訓界著名人士、民辦教育管理專家宋山木在2010年初推出的《山木方法》一書,以通俗有趣的語言、生動鮮明的案例毫無保留地揭秘了他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和山木培訓的成長基因。《山木方法》熱銷成為很多書店共同的一道風景。不僅讀者追捧,余世維、俞立中、江南春、李陽、黃鳴等知名人士也聯袂推薦,《山木方法》只好一再加印。
為什么《山木方法》會受到如此歡迎?熱銷背后又隱藏著什么樣的奧秘?記者在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濟南、沈陽、鄭州、成都等地進行了調查采訪。
讀者:
可學好用
宋山木在《山木方法》中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從實踐中摸索出來的獨特高效管理方法,為渴望成功的青年創業者和管理者提供了一個具有可學性的參考標本。因此,一上市就很快熱銷,被讀者譽為是可學好用的“創業者和管理者必讀圣經”。
深圳機場書店服務員王小姐表示,《山木方法》上市后一直是最暢銷的管理書籍之一,“不少讀者簡單翻了翻就買了”。濟南東圖大廈新華書店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山木方法》很火,每天能夠售出50多本,訂購者也很多,甚至有人一次訂購了20多本。在濟南泉城新華書店,《山木方法》甚至還沒擺上書架,就已經銷售一空。在北京首都機場書店,一位剛買了兩本《山木方法》的小伙子告訴記者:“看到不少網站介紹這本書,我翻了翻確實挺好,就買了兩本,一本自己看,一本送給女朋友,我倆都正在創業階段,感謝山木老師把自己的成功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們年輕人!”
據企業管理出版社工作人員介紹。在2010年北京春季圖書訂貨會上,《山木方法》備受青睞,首印20000冊并很快被訂購一空,一本新書從出版到熱賣需要一段時間,而《山木方法》作為一本新書能引起這樣的轟動,非常少見。由于各大書店競相續訂,企業管理出版社第二版50000冊已經印刷完成,開始向全國續訂者供貨,第三版印刷的100000冊也緊鑼密鼓進行中。
山木:
“工具手冊”
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不少企業家對自己的成功秘笈諱莫如深,唯恐被別人學去,宋山木難道不怕?在接受記者獨家專訪時,宋山木笑著說:“我不僅不怕,而且希望這樣,這是我人生價值的最好體現!”
宋山木告訴記者,2007年的某一天,他偶然在一本權威雜志上看到這樣一個統計數據:中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為2.9年,這讓他極為震驚和難過,為什么我們中國民營企業如此“短命”呢?隨后他查閱了大量資料,最終總結出一個結論:“管理跟不上!”
在與山木共同成長的近20年來,宋山木有艱辛也有快樂,有憂慮也有成就,但更多的卻是對企業發展方向、戰略決策的思考,對企業管理的摸索和修正,逐步探索出了一些方法,總結出了一些經驗,積攢了一些心得,而這些管理方法、經驗、心得的有效性已在實踐中得到了驗證,并在多次與其他成功企業家的交流、探討中得到了共鳴。“也許緣于他本身就是一名老師的緣故,宋山木始終屬于藏不住‘秘密’的人,尤其當自己感覺在管理方法上擁有了一點‘寶貝’時,就想著‘美芹十獻’,拿出來與大家分享。雖然山木培訓和國際型企業巨頭還有差距,但恰是它植根于中國這片沃土,恰是它來源于民營這個群體,恰是它還只屬于‘發展中’企業,其一些管理方法反而更容易對那些與我們同處于一個起跑線,同處于一個大環境,同樣背負著民營這個名分的兄弟企業主及管理者,有著更切合實際的啟發。”
業界:
傳授管理之術
不僅讀者追捧、市場熱銷,《山木方法》也得到了許多企業家、管理專家等業界知名人士的高度評價,稱《山木方法》是傳授管理之術、之技的傾心之作。
分眾傳媒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江南春寫書評推薦說:“隨著對宋山木學長了解的深入,我越來越發現,他身上老師的影子還很清晰。直到現在,他仍然沒有脫離講臺。只不過他教授的內容,已由原來的數學知識、電腦技能,轉為如今的企業經營、管理知識。讀過《山木方法》這本書,我對宋山木學長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在他自成體系的管理理念、模式、方法的管理下,山木培訓只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就在全國構建了完善的網絡,而且走出國門,登上國際教育大舞臺,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皇明太陽能集團董事長、總裁黃鳴也認為,讀《山木方法》,感覺仿佛是自己在回顧創業歷程,是自己在歸納、思慮自己在管理中的點滴。“憑心而論,這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書,我愿意把它推薦給像十幾年前的我們一樣正懷揣著創業夢想的年輕人,它可以教給你怎樣開始創業;我愿意把它推薦給十幾年來一直投身企業管理的像我一樣的企業主、管理者,它可以消除你在管理中的一些迷惘;我也很樂意把它推薦給對企業的經營管理自成體系的企業家,你可以用它來印證一下你的管理,或者從中得到啟發,找出更科學的管理方法。”
實戰型培訓專家余世維也專門撰寫推薦書評指出,有關管理的課程講授或參考書籍,是不是讓人想聽或想看,大致可以用三個階段來說明:第一是內容“觸動”;第二是解說“易懂”;第三是方法“可行”。《山木方法》在每一章里,不僅有“方法解析”、“經典案例”,更重要的還有“山木運用”,這來自于山木老師的操作實踐經驗,以及“應用心得”,這又來自于山木老師的感悟警醒。“我綜觀歐美國家的發展過程和中國的歷史變遷,得出一個心得:我們國人,包括古人,看到的諸般現象,說出的哲理名言,大多缺乏可操作的應用性或很有針對性的具體案例。而這一本《山木方法》在這些缺憾上正好補上了極有價值的一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