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安全問題日漸受到公眾重視的大趨勢下,網絡域名實名制近來也成為業內較為關注的熱點。有關專家表示,域名實名制已成為保障域名持有者合法權益的最佳途徑。目前,CN域名的實名制管理已先行一步,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并取得了明顯成效。
域名不實名面臨風險
今年1月12日,百度網站遭受黑客攻擊,長達數個小時內全球無法正常訪問baidu.com,此次事件受到業內外的廣泛關注。事后調查顯示,百度網站被黑的根源在于baidu.com域名注冊信息被惡意篡改。
無獨有偶,國內知名的天涯社區網站也曾上演過類似一幕。有資料顯示,2005年天涯社區曾被人修改了域名注冊信息,將域名指向另一網站,一度劫持了天涯社區的訪問量。對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有關專家表示,這兩起事件都表明域名持有者對域名注冊信息有效保護的重要性。如果域名注冊信息不真實、不準確,一旦發生域名注冊信息被惡意篡改,域名持有者與注冊商溝通解決時,將處于不利地位,不僅影響危機的解決速度和效率,而且還將對網站的正常運轉和業務經營帶來負面效應。
此外,域名不實名還給不法分子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從已破獲的大量網站違法犯罪案件來看,網站域名注冊信息不真實、不準確、不完整,不僅不利于普通網民甄別網站真偽,也不利于公安機關及時偵破案件,網民的信息安全和財產安全受到很大威脅。
域名實名是國際通行要求
事實上,不實域名注冊信息比例偏高已成全球“通病”。據相關資料顯示,早在2005年美國總審計局開展的研究就表明,域名注冊信息“明顯錯誤”或不完整現象,在排名前三位的通用頂級域即.org、.net、.com的域名注冊服務中普遍存在。
而國際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最新的研究表明,域名注冊信息不實尚未得到根本改觀。ICANN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COM、.NET、.ORG、.INFO、.BIZ等域名注冊信息不實現象比較突出。為此,ICANN制定了嚴厲的管理舉措打擊域名注冊信息不實行為。2003年3月,ICANN董事會審議通過全新的“域名注冊信息提醒政策”。該政策對域名持有者提供不實注冊信息的行為予以限制。
專家表示,通俗地講,域名實名制就是指域名注冊信息真實、準確、完整。比如,ICANN要求域名持有者必須確保所有信息的真實、準確,域名持有者有義務每年對注冊信息的真實、準確與否進行自查,一旦發現注冊信息有不實情況,應及時聯系注冊商予以更正,此外,如果域名持有者拒不更新注冊信息或提供不實域名注冊信息,注冊商可以注銷這些域名。
而在國內,域名實名制管理也早已不是新鮮事。在我國,域名實名制最早可追溯到1997年。當時由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頒布的《中國互聯網絡域名注冊暫行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申請人的名稱要與印章、有關證明文件一致,申請人應當保證其申請文件內容的真實性。2004年制定實施的《中國互聯網絡域名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域名注冊申請者應當提交真實、準確、完整的域名注冊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