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紅、自來白等受老百姓喜愛的北京本土月餅,卻難成為禮盒月餅的主角;蛋黃蓮蓉月餅作為廣式月餅的代表之作,曾經作為高檔月餅的代名詞而風靡過。記者昨日走訪多家月餅生產和銷售企業發現,今年月餅的餡料和品種五花八門,既有廣式蛋黃蓮蓉的老面孔,也有來自蘇式月餅、京式月餅、滇式月餅的新貴,更有來自臺灣的桃山皮月餅和冰皮月餅這樣首次進京的品種。而在歷年被DQ、八喜、哈根達斯拼搶的冰激凌月餅市場,今年更是融入了星巴克和酷圣石等一批新勢力。
記者在市場一線采訪了解到,炭燒月餅是今年比較流行的月餅,其最大的特點是將月餅與餡料用鋁箔紙包裹后直接烘烤而成,非傳統的模具烘烤。據介紹,這種制作方法能夠保持餅皮和餡料的水分油分不流失,并保證了更長的保質期和口感酥脆。
與此同時,香港金軒寶的燕鮑翅月餅、全聚德的極品五仁月餅等一些高檔月餅,今年紛紛打出“純手工”制作的招牌。“月餅生產在經歷了手工、半手工、機械化后,再次回歸手工制作,這并非倒退。”某月餅生產企業負責人說,“現在的純手工制作,是建立在嚴格環境衛生標準、嚴格操作流程、嚴格質量標準上的更高層次的回歸”。
繼廣式月餅之后,今年滇式、蘇式、臺式月餅大舉進京,也成為中秋月餅市場的一大亮點。其中,云腿月餅更成為繼普洱茶之后又一京城標志性云南產品。潘祥記的滇式云腿月餅,好利來的云腿玫瑰、云腿香提等,都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嘗鮮,禮盒單價從100-800元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個具有新意的月餅品類,臺式月餅或將走俏今年中秋節。據源自臺灣的烘焙企業“向陽坊”負責人介紹,臺灣月餅的特色在于餅皮制作上。被稱做“黃金皮”或“桃山皮”的臺灣餅皮以綠豆為主要原料,輔以10%的面粉,同時加入富含B-胡蘿卜素以及蛋黃、奶油等,所以臺灣月餅的皮也是餡,而且油含量是傳統月餅的1/3,糖含量是傳統月餅的2/3。
據記者了解,現在許多月餅生產企業已經逐漸開始把自己的企業品牌與月餅的特色產品結合在一起,制造出一個個讓消費者容易記憶的連帶性消費概念。比如,仿膳的松仁豆沙月餅,全聚德的鴨肉五仁月餅,上海老飯店的凈素月餅,眉州的香腸月餅,東來順的羊肉月餅,北京稻香村的蓮蓉月餅和自來紅、自來白月餅等。
而在各路新品月餅的沖擊下,蛋黃、蓮蓉、豆沙等傳統口味月餅并沒有太多出彩的創新。如何讓陷入審美疲勞的消費者重新打起精神,看來是傳統月餅生產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