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當當、蘇寧易購、亞馬遜中國紛紛介入
隨著“五一”促銷旺季的臨近,3C戰場的硝煙也在網上率先點燃。繼國美聯手當當、蘇寧易購宣布開啟“價格戰”后,亞馬遜中國也在本周宣布啟動其史上籌備最久、規模最大、參與品牌最多的店慶促銷活動。有關專家表示,2012年或將是電商業洗牌的關鍵一年,只有在這場長跑中厚積薄發,才能在未來競爭中占據主動。
愈演愈烈的電商促銷大戰
此次“五一”促銷的價格戰最早由國美和當當聯合挑起。3月25日,國美入駐當當網后的新電器城上線后,雙方的聯合營銷就正式啟動。當當網副總裁姚丹騫表示,當當國美將聯手推出數碼家電促銷,其中一些主推產品要比對手低數百元甚至上千元,并將在整個4月發起多場價格戰。
此后不久,蘇寧易購宣布,一場更大規模的降價活動開始,“降價幅度至少20%”,主題就是“擊穿全網底價,何必東比西淘”。
亞馬遜中國則繼續保持其一貫穩健的“后發制人”策略,其從本周全面啟動的店慶將持續兩周,共有以百萬計、來自28個品類的產品參與。 其中3C數碼、家電、家居等硬百貨品類將壓軸出演,數十萬商品平均降幅超過30%。
亞馬遜中國總裁王漢華表示:“2012年是亞馬遜中國全面發力的一年。我們希望借店慶之時,大規模、大力度回饋廣大消費者長久以來對亞馬遜的支持;同時4月底也是消費者采購的旺季,選擇這一時期推出大型促銷活動,能更好地讓消費者受益。3C數碼、家電等硬百貨是亞馬遜百貨化戰略中表現最為搶眼的品類,也是現階段消費者需求最旺盛的品類,盡管該領域競爭激烈,亞馬遜仍對我們的價格優勢和用戶體驗有十足信心。我們也號召消費者下單前貨比三家。”
針對行業大佬們在每年“五一”促銷越來越提前的態勢。庫巴副總裁彭亮告訴記者,如今電商如果在假期開始之際才進行產品促銷,已根本沒有任何勝算的可能。因為,“五一”假期不少消費者會有旅游出行計劃,因此提前開展促銷不僅能提早在網購市場中造勢,為網商聚攏人氣,最重要的是能滿足因出游無法在假日期間買到實惠產品的部分消費者。
價格大戰背后的內功較量
在此次“五一”之前來臨的網商促銷大戰中,價格無疑是最敏感的因素,很多廠商標出的價格的確十分誘人。記者在亞馬遜網站上看到,很多商品均跌破亞馬遜歷史最低價,如三星40英寸LED電視僅售3699元、三星7英寸智能平板電腦在亞馬遜低價基礎上直降400元。而在當當國美電器城的網頁上,更是打出了“熬夜惠,款款底價,夜夜狂歡”的大幅Flash廣告。在其熱賣頻道,海信(微博)一款40英寸3D智能電視僅售價為6588元。
“消費者購物習慣容易產生變化,但不可否認,價格依然是他們最關注的問題。” 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說。近年來,網購消費者對于服務、用戶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價格始終占到最首要的位置,有關調查顯示,消費者對于價格的敏感度遠遠大于配送時間、頁面訪問速度等用戶體驗因素。
如此高規模、大幅度的殺價,無疑是以虧損為代價的。據了解,在B2C行業中,蘇寧易購和京東商城截至目前,仍在虧損當中。
對于傳統家電廠商在網絡上開展的價格大戰,家電行業專家羅清啟曾表示,如果家電行業的“涉網”只是簡單地把銷售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無異于拿著冷饅頭去招待新顧客。電子商務更應該被看做一個電子化的意見簿,作為改進用戶體驗和產品研發的最佳依據。電子商務不是一個完全的叫賣工具,它實際上變成了一個非常豐富的社區,廠商們需要挖掘出到底消費者需要什么。
業界認同的是,B2C電商們的競爭需要通過價格表現出來,但其背后卻是擁有“全球采購規模”、“成本集約”和“現金儲備”三張王牌綜合實力的比較。因此,電子商務企業除了在價格優勢上大做文章之外,用戶體驗、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方面也需有所作為。
王漢華認為,“價格戰”是目前中國電子商務領域不可避免的行業現象,亞馬遜對此一直秉承“你敢打,我敢跟”的策略,但亞馬遜認為,這背后隨著上游生產商、消費者的成熟,真正競爭的是“價值體驗”,即從前臺零售端體驗(選品、價格、頁面體驗)到后臺運營端體驗(倉儲、物流、客服體驗)的綜合價值。
馬拉松長跑會有電商掉隊
在本次價格大戰中,最為奇怪的是往年領唱大戲的京東商城的身影卻并沒有出現。這也由此引發了當當李國慶(微博)與京東劉強東之間的微博口水戰。
業界紛紛質疑,京東商城的資金鏈正面臨嚴重的問題。購銷大百貨的微利將難以保證京東的運營支出,而由于蘇寧和國美的跟進,京東在3C家電上也將長期處于虧損境地。
互聯網專家李琦表示,國內的電子商務更像是一個馬拉松的長跑,參賽者必須要調整好自己的節奏,剛開始不顧身體狀況就當領跑者,很可能也是中途的掉隊者。
目前,在這場長跑中,有前瞻眼光的電商們正通過不同方式的布局在為自己未來布局。酒仙網和當當網日前宣布雙方達成戰略合作,酒仙網將獨家運營當當網酒類頻道。合作正式啟動之后,當當網酒類售價將與酒仙網上價格完全一致,而物流倉儲等售后服務則由酒仙網負責完成。業內人士預計,此次合作有望在年內實現5億元的銷售規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