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王豐提出,隨著快遞行業持續高速發展,服務水平不高,服務能力不足已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王豐5月29日在2012年中國快遞論壇上稱,服務能力不足、服務質量不高將影響快遞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他認為,雖然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催生了網購快遞服務的迅速崛起,但服務能力不足卻制約著網購快遞發展。此外,2011年快遞的有效申訴達到5萬件,其中延誤占50%,快件丟失、損毀占25%,收投服務質量問題占20%,“這些問題已經成為消費者申訴的重點”。
王豐介紹,中國已出現六家日處理量超過百萬件的大型品牌快遞企業,以及一大批從事區域、省內以及同城的中小型快遞企業,形成了一個年營業額超過700億、從業人員超過70萬的具有相當經濟規模和社會影響的產業。2011年,快遞業務量達到36.7億件,同比增長57%,最高日處理量突破1800萬件,穩居世界第三。
2012年初,國家郵政局發布《快遞服務“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快遞行業要努力實現三個目標:一是行業要做大,實現快遞服務業務收入在2011年基礎上翻一番以上,總體規模進入世界前列;二是企業要做強,形成一批規模較大、服務質量好、核心能力強、管理規范的大型快遞企業或企業集團;三是品牌要做優,從主要依靠價格和網絡轉向主要依靠品牌和品質來鞏固國內市場,開拓國際市場。
王豐表示,未來要充分利用快遞市場的準入制度,積極有效引導更多的資源進入快遞市場,增加一些有規模的市場主體,重點做好網絡購物快遞服務的支撐,有效解決網購快遞服務能力不足的問題,指導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造、兼并重組等方式有重點地培育若干家品牌優、規模大、實力強、后勁足的網絡型優質企業,提高市場的集中度,提升整個行業的生產能力和服務水平。
他認為,也要鼓勵企業加強快遞基層服務網點的設施建設,試行社區便利店、物流配送站提供快遞收寄投遞服務,解決快遞最后一公里的服務問題。同時為快遞服務與網絡零售協調發展出臺具體的鼓勵政策,建立溝通制度,形成協調發展、加強聯合監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