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網絡交易中,一個差評可能引發什么結果?五月中旬至今的一件件駭人聽聞的網購糾紛為你揭曉答案。因為給賣家差評,武漢女大學生收到了一件壽衣,北京買家收到刪差評師的短信恐嚇,成都女大學生更遭遇連續一個月的電話騷擾,對方甚至致電學校舉報她作風不正、從事不正當兼職……在這一樁樁網購糾紛中,兩個出鏡率奇高的身影——職業差評師、職業刪差評師,也浮出水面,令人關注網絡生態中最隱秘陰暗的一隅。
事實上,在這個角落里的角色還有“職業刷子”刷出虛假微博轉發、職業抽獎每月賺得盆滿缽滿、APP職業“刷榜族”制造短暫的銷售輝煌……他們如同寄居蟹一般粘附于網絡,汲取著這個龐大生態系統里的養分。本報從今天開始推出《網絡寄居蟹》專題報道,調查這些在規則的夾縫中生存群體的寄居生態。
每天,他們出沒于各大網店瘋狂購物。然而他們購物的目的卻不在商品本身,而只為購物之后給商家打上差評,然后坐等忌諱背負惡名的商家送上錢來。
在網絡里,就有一群專以給出差評作為自己職業的人,每天在海量的電子商務平臺上,對“獵物”進行搜索-圍攻-敲詐,換得每月少則2000-3000元、多則上萬的收入。
是誰在做這樣的營生?送差評如何賺錢?誰最易成為他們的下手對象?晨報記者通過暗訪,走進這個灰色職業,調查職業差評師的生意鏈條。
■網絡暗訪:
差評QQ群里眾人圍攻目標
上午9時剛過,當大部分上班族開始一天的工作,網絡上一個400多人的差評QQ群里,頭像漸次亮起來。
“今天有什么任務?”小A拋出了個問號表情。
“找起來。”資深成員老刀率先發話。
半小時后,老刀就扔了一個鏈接到群里。“看看這個有沒有搞頭!
記者點開,這是一個售賣沖鋒衣的商品鏈接。不過,奇怪的是在市面上動輒價格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沖鋒衣在這里僅售0.01元,盡管商品名稱和商品圖片都顯示是沖鋒衣,但是在商品介紹里卻寫著明信片。
“明顯商品介紹和商品不符合,才賣0.01元,有刷信用的嫌疑。絕對可以向網站投訴。”“嗯,可以搞。”經過QQ群里一眾人等的評估,基本確定了第一個任務的方向。隨即眾人蜂擁而上,擠進該網店拍貨。不過,才成功拍得4件商品后,賣家就發現不對,迅速將商品下架。
“我剛才問他要衣服了,說他貨不對板,要去投訴,他立刻把東西下架了,要給我100元私了。怎么樣,還能多敲點不?”老刀得意地貼出自己跟店主的旺旺聊天記錄,炫耀自己的戰果。
“差不多了。”“見好就收!薄芭罅艘鍪虑榈。”群里三三兩兩地議論著!鞍,都是蚊腿肉啊!眲偛艆⑴c拍貨的小D不滿足地嘆息道。
“蚊腿肉也是肉,這年頭錢難賺啊。積少成多,賺點零花錢吧。”老刀開導。
沒過多久,群里又有人貼了一條鏈接,這次是一條售價僅5元的連衣裙,還全國包郵。群里又是一通評估!斑@價格太詭異了。還包郵?店家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會不會是陷阱?”“管他呢?我們正常拍貨。他不發貨給差評,然后投訴他!”“5元還包郵,光是郵費就虧死他了。如果他真的發貨,收到之后我們再給差評,讓他來求我們改評價!崩系吨д小
“最不濟,這裙子倒手再賣出,也有的賺!
群里眾人聽罷,又是一涌而上一通狂拍。記者在被拍網店看到,僅十來分鐘,該商品就被拍了34件,有人一下就拍了10件。
據記者觀察,這樣的操作在群內被不斷重復,一天里群內眾人共物色了7件目標商品,經眾人的評估后最終下手“圍攻”了5件。尋找目標——評估目標——圍攻目標——敲詐目標,這些職業差評師每天都在重復這樣“捕獵”。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