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評師前身:
刷信用的小賣家+刪差評師
借口想入這個圈子,記者與差評QQ群里的活躍成員小D攀談起來。交談中記者了解到,他們這樣抱團作戰其實是從刷信用演化而來。群里的很多職業差評師其實最初都是淘寶網的中小賣家,因為店鋪剛起步,信用級別不高,因此這些中小賣家便聯合起來,互相購買商品制造虛假交易互刷信用。
不過,隨著群中中小賣家的成長,以及淘寶網近年來對刷信用的多次嚴厲打擊,這種行為模式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一些人便轉向職業差評師。小D告訴記者,目前各種打著差評師名號的QQ群有近百個,其中規模小的幾十人,規模大的400多人。像小D所在的這個QQ群就屬于較有規模的大群,每天總有五六十人同時在線。如果說單兵作戰的話,一人一天大概找到2個符合條件的“狩獵”目標。建立群之后,資源共享,一天可能“獵”到約10個目標,效率翻了幾番。盡管QQ群里眾人都是分頭拍貨,并不存在分工和利益分配問題,但目標線索的分享極大提高了“捕獵”效率。
此外,另一些職業差評師是由職業刪差評師轉型而來。曾經紅火一時的不少刪差評工作室都發現刪差評這活兒不如給差評掙錢容易。為了刪除一個差評,不斷地打電話騷擾對方,在時間和精力上都是一場消耗戰。忙活十幾天,不過掙200多元。還不如給人家一個差評,兩三天功夫一筆單子就可以敲到幾十至幾百元不等。雖然單筆收入沒有刪差評多,但周轉快、投入少,“薄利多銷”的形式反而比刪差評賺錢更快,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綁團出擊,而不是被動等待生意上門。
■“捕獵”對象:新店、低價包郵商品的商鋪
在這些職業差評師眼中,新開張的店鋪,特別是信用級別在兩鉆以下的店鋪,是他們廣撒網的獵物。“新店成交量低、信用值低,一旦出現差評對其生意和信用有很大影響,因此店主遇到差評特別緊張,往往較容易答應職業差評師的無理要求。另外,新店賣家通常沒有經驗,難以察覺自己遇到了職業差評師,不會在第一時間向網站客服尋求幫助。”淘寶店主阿敏告訴記者,“對于交易量不大的網店,一個差評很可能就把你的好評率直接從99%拉到97%。”
阿敏今年剛開店一個多月,就遇上了一個職業差評師。當時對方買了一個8G的存儲卡,收到后卻說是4G的。看到對方打出的差評,剛開業的阿敏慌了,她查了自己的發貨記錄,認定是8G的。于是她聯系對方讓其給存儲卡拍張照,發給自己確認,對方卻以沒有相機為理由拒絕了。阿敏便讓對方將貨品寄回,承諾重新發貨,對方又嫌麻煩。交涉數天后,對方要求在不退貨的情況下退款,阿敏只得答應了,就這樣白送了對方一張存儲卡。后來,在同行的提醒下,她才知道自己遇上了職業差評師。同行后來告訴阿敏,低價商品,特別是虛擬商品常會被職業差評師們盯上。因為這樣的商品拍下的成本較低,不占用較大的資金流。同樣要送出10個差評,拍10個Q幣,只需要六七十元,而拍10個冰箱則要花費四五萬元。雖然經過職業差評師與賣家的交涉后,這些錢最終都會被退回,但在交涉的這四五天或者一個星期時間里,這筆錢卻要被凍結在賬戶里。
此外,售賣易碎品也要特別當心。因為被盯上后,這些差評師通常會一口咬定貨品因賣家包裝不當在運輸途中遭遇損壞,要求退款或者賠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