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第三方或自建平臺?
除了網上為數眾多的獨立電商垂直網站外,天貓醫藥館、1號店藥店等大型B2C平臺上也吸引了不少的商家入駐,但有不少人選擇了出走第三方平臺,謀求獨立運轉。
“天貓、1號店這種大的平臺很快可以帶來巨大流量,而且不需要額外的平臺建設投入。”一位從事獨立醫藥電商品牌的資深人士表示,依附于平臺方在前期很快便能體現價值,但這并不是長遠之計。“渠道、用戶等于全是別人的,做得再好也不過只一個批發商的身份,很難體現出自己的品牌價值,要做得好還是得獨立運轉。”
記者注意到,像 “華源”、“七樂康”、“海王星辰”等網上藥店除了在第三方平臺開設店鋪外,均有著自己的獨立網站,而更是有不少醫藥電商專心注重于獨立品牌的經營和塑造,但也有業內人士看衰這種獨立垂直電商的模式。
“獨立垂直類醫藥零售電商的方式運轉成本代價大,永遠無法獲得高流量,而且基本上沒有發展的可能。” 藥房網商城總經理鐘毅認為,這種模式下即使犧牲利潤換取規模,都不能達到收支平衡,更談不上盈利。
“這是個無底洞,可以說做網上零售的企業越多,虧損的額度就會越大。”
監管不到位 違規現象普遍
記者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網站上查詢到,目前獲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牌照的企業一共有127家。但實際上,在網上經營藥品零售的藥店已經遠遠超過這一數字,而一些違規操作、銷售處方藥、甚至虛假藥物的網站也是層出不窮。記者以處方藥“氨咖甘片”進行搜索,發現有不少網上藥店將其直接標為非處方藥,直接可以下單購買。
一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網上藥店的無證經營是普遍現象,很多網店其實只有《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即只具備提供和公開醫藥信息的資格,實際上也在從事醫藥用品的零售。而更多的則是沒有牌照,就搭建起網站平臺公開向個人消費者出售。
而更嚴重的是,虛假藥物的問題至今又通過網絡渠道有了新的發展。“從偽劣藥的生產到銷售,整個產業鏈都在縱容虛假,像假萬艾可,成本就幾分錢,但是能賣上百元,這其中是不可想象的暴利。即使是被查處了,換個招牌就又繼續開始賣。” 那位人士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