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5年快速發展的股權眾籌行業,領頭羊非京東莫屬。
日前,零壹財經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眾籌年度報告(2015)》(下簡稱“報告”)顯示,2015年股權眾籌平臺有185家,年新增128家。其中,京東東家引領行業發展,風頭正勁猶如眾籌版寧澤濤。
隨著2016年股權眾籌試點的落地,行業將迎來規范發展期。真正的大眾股權眾籌時代大幕也將拉開,已經“一騎絕塵”的京東或將會愈發凸顯馬太效應,繼續穩居行業領跑者之位。
2015年股權眾籌平臺“野蠻生長“ 融資接近上年5倍
2015年我國股權眾籌行業迎來快速發展。“報告”顯示,2015年行業平臺有185家,年新增128家,融資規模50億-55億元,約為上年的4-5倍。
據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12月31日,我國互聯網眾籌平臺(不含港臺澳地區,下同)至少有365家 ,其中2015年上線的平臺有168家,較去年小幅增長7.0%。在正常運營的281家平臺中,涉及股權眾籌業務的有185家,占到65.8%的比例;涉及產品眾籌業務的有119家,占比42.3%,兼有兩種業務的平臺則有39家。
值得注意的是,借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東風,2015年股權眾籌新上線平臺更是達到128家(包括16家停運或關閉的平臺)。
此外,在融資額方面,“報告”顯示,2015年股權眾籌規模在50億-55億元,約為上年的4-5倍。
京東東家“一騎絕塵“ 成為眾籌版寧澤濤
“報告”顯示,京東私募股權融資平臺——東家自2015年3月上線以來,為70多個項目提供超過7億元融資(見下圖),在股權眾籌領域占據領頭羊地位,勢頭可謂眾籌版寧澤濤。

(來源:零壹研究院)
從上圖可以看出,2015年京東東家融資額分別為排名第二、三名平臺的近1倍,是第三名及以后排名平臺融資額的2倍以上。另據了解,截至目前,京東東家東家項目共計84個,融資總額達到近8億元,在行業中占有絕對優勢。
當然,當前行業平臺比拼的不僅僅是籌資能力,還包括專業規范性、投后增值服務、項目孵化能力等。
據了解,京東東家作為行業的領先者,有著嚴格的風控體系,既保證了合規性,又保證了項目質量。
在投后管理方面,京東東家在業內率先將項目年度報告審計納入投后管理,并設立專業領投人和投后團隊,為用戶提供投后增值服務,包括招聘、技術、財務、法務、戰略規劃等,項目孵化能力強。
舉例來看,東家成功孵化的“老炮兒”工體演唱會項目日前正式退出,該項目折合包含實物回報后的總年化收益率在100%左右。
目前,東家仍有十余個項目正在籌備新三板,半數項目正在籌備下輪融資。
股權眾籌政策暖風頻送 2016年行業將迎規范發展期
近年股權眾籌行業政策暖風頻送,市場得以快速發展,目前監管層已明確2016年開啟股權眾籌融資試點。
2014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首次提到股權眾籌,提出“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
2014年12月,中國證券業協會對外發布《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
2015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把“股權眾籌融資試點”列為2015年金融改革的內容之一。
2015年7月,央行等10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成為國內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頂層設計文件,其中,股權眾籌明確歸口證監會管理。在《指導意見》的頂層設計下,股權眾籌已限定為“公開、小額、大眾”范疇且必須通過眾籌平臺實施,一舉突破了年初將眾籌僅限定在“私募股權”領域。
2015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強調,匯眾資促發展,通過互聯網平臺向社會募集資金,有效增加傳統金融體系服務小微企業和創業者的新功能,拓展創業創新投融資新渠道。
2015年12月,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關于進一步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優化金融結構的實施意見》明確了2016年發展資本市場五項重點工作,股權眾籌融資試點是其中一項。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2016年將開啟股權眾籌融資試點工作。這為股權眾籌行業站立在風口提供了可能。目前“股權眾籌的監管細則正在研究制定中”。
如果說2015年是私募股權眾籌發展的野蠻期,那么隨著2016年股權眾籌試點的落地,行業將迎來規范發展期,大眾股權眾籌時代大幕也將拉開,京東或將會愈發凸顯馬太效應,繼續穩居行業領跑者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