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9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公開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后,全國上下掀起新一輪創業高潮,2015年各行各業的創新創業更是迎來巔峰時期。但是到了2016年,創業環境卻急轉直下,創業者的日子變得越來越艱難。 接連多個知名創業項目的死亡讓不少創投圈人士感受到一陣“徹骨的寒冷”。6月,曾在在線旅游市場紅透半邊天的“淘在路上”停止運營;8月,全國首家“互聯網+金融”咖啡店深圳克拉咖啡宣布停業,大黃蜂、易打車等40多家打車企業不堪重負紛紛倒下,而這只是整個創投圈的“冰山一角”。 放大到更廣闊的市場環境,2015年還風生水起的O2O創業者們很容易就拿到投資,轉入2016年O2O卻成為倒閉的重災區。除了初創企業受到波及之外,曾經的行業“獨角獸”們也開始抱團取暖,滴滴快的、58趕集、大眾點評美團接連合并,互聯網巨頭為了削減成本也開始收緊招聘。 創業環境趨冷 創業者對企業服務需求迫切 其實,創業本身就是九死一生,只是創業寒冬來襲,加速了這種淘汰的進程。 正如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所說:“創業的門檻越來越低,同時也越來越高。”門檻越來越低意味著人人可以創業,技術的手段使得中國的青年人有前所未有的機會。另一方面,創業的門檻也越來越高,高黑科技的創業逐漸引領創業的大潮,以前那種單純依靠商業模式進行的創新創業越來越不容易成功。 對創業者而言,現在除了要在核心商業模式和產品技術上有所突破,他們對企業外部優質創業服務的訴求也越來越強烈。據搜狐財經《2016創業企業融資生存狀況大起底》顯示,一旦創業者遇到融資困境,他們便會采取降低用戶獲取成本、采取外包策略、調整辦公地點、裁員降薪等措施來降低成本,高性價比的創業服務成創業者剛性需求。 創服領域逐利而生 不少創業者紛紛“掉坑” 據《互聯網創業轉型市場分析》調查顯示,對于互聯網創業者來說,團隊缺乏互聯網基因、懂市場但不懂技術運營、項目分析和管理能力存在短板等問題導致互聯網創業試錯成本過高,創業成功率低。因此,尋找途徑分擔互聯網創業風險、提升創業成功率成了互聯網創業者真正關心的問題。此外,由于前期國家政策鼓勵和經濟發展等因素,中國中小企業的市場規模已經突破7000萬家,迫切的訴求和強大的市場讓基于中小企業的創業服務異軍突起。 大公司都有比較完備的人才、法務部門,因此在面對人力資源、工商注冊和企業知識產權等問題時會有比較高效的解決方案,但對于初創企業而言,由于成本和公司自身發展完備性等因素掣肘,出現問題后往往需要尋求外部資源的協助。 由于商業的逐利性,基于初創企業的創業服務亂象叢生。以前段時間的游戲版號申請為例,國家規定:自7月1日起,新上線的移動游戲將先審批后上線,已經上線的游戲也需在10月1日前快速申請到游戲版號。新規定對移動游戲開發者和中小公司而言并非易事,于是網上開始流行高價加急代辦游戲版號服務,這些服務不僅價格高昂,而且服務質量也沒有保障,很多游戲創業者紛紛“掉坑”。 目前來看,創業服務領域的確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首要問題是各種平臺參差不齊,不知道選擇哪一家;其次是,各種服務項目沒有系統分類,很難享受一站式的服務體驗;第三,部分服務人員響應不及時辦事效率低,沒有清晰可追蹤的動態服務反饋;第四,沒有完備的第三方保障體系,一旦服務出現問題,創業者只能跟服務商溝通,沒有可依存的保障機構;第五,部分服務商坐地起價。以上也只是創業服務領域問題的一部分。 直面行業亂象 騰訊打造創服新生態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創業痛點,給創業者提供更優質、高效的創業服務,2016年6月騰訊創業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騰訊創服平臺目前有覆蓋工商、法律、財稅、人力、研發、營銷、行政等基礎領域在內的11大類1200多項服務,通過一站式服務體系,創業者能夠快速、精準地在平臺找到優質服務商和高性價比的服務資源。 具體來看,騰訊創服平臺集五大優勢于一體。首先是品類全,騰訊創服平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創業服務;其次是品質優,響應速度快,創業者可以動態了解服務進程;第三是騰訊創服平臺嚴選優質第三方服務商,并提供服務擔保;第四是價格優惠,以近日剛剛結束的騰訊創業節為例,騰訊創服平臺發放價值8億創業紅包,并特別推出“0元秒殺專場”、“1元社保開戶”、“8.8元創業專屬套餐”等優惠爆款企業服務,在資本寒冬里帶給創業者真的實惠;第五是平臺的成長性,騰訊創服平臺基于自身能力,助力合作伙伴快速成長。 騰訊創業服務平臺作為騰訊眾創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秉承著騰訊攜手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沒有疆界、開放分享的互聯網新生態”的目標,就像馬化騰在2016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開幕前發表的《給合作伙伴的一封信》中提到:騰訊與合作伙伴共建的新生態正從“一棵大樹”成長為“一片森林”。而基于騰訊開放的理念,騰訊創業服務平臺也正在聯合第三方優質服務商,共同為7000萬中小企業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創業服務,構筑一個更加完備的創業服務新生態。
 |
|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