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下午,海爾官微的一條微博火爆了新媒體圈。
媒體手里? src="http://p3.pstatp.com/large/26ee00006c7ca1512973" width=639 height=674 img_width="640" img_height="675" inline="0">
海爾官微轉發的這條微博來自一位網友,他在微博上@海爾:阿姨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并貼上了“大嘴阿姨”董明珠的截圖。
get不到亮點?黑馬哥給你科普科普。據黑馬哥所知,這張截圖截自2015年6月格力召開2014年股東大會時的一段對話視頻,當時由于格力線上商城無法提供售前服務,其中一名參會人員對此表達了失望,并最終選擇購買了一臺海爾冰箱。董明珠承認格力存在各種各樣問題后,然而最后一句話卻出人意料地亮了:“但是唯一不能接受就是你不應該去買海爾。”
董阿姨的語言漏洞,黑馬哥就不再贅述了,還沒get到亮點的,自覺看下面的網友評論:
媒體手里? src="http://p3.pstatp.com/large/26e8000316236a952fff" img_width="640" img_height="235" inline="0">
媒體手里? src="http://p3.pstatp.com/large/26eb0002647d15d1343a"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08" inline="0">
然而黑馬哥最佩服的還是海爾君,寥寥數字,就毫無痕跡地把原本不贊同買海爾的語句,轉化成了格力董明珠鼓勵大家買海爾。海爾用對手的漏洞為自己打了一出堪稱典范的免費廣告,這文案能力、這廣告說服力,黑馬哥也是服了!不知,董阿姨看到這個,會不會想要哭。。
另外,黑馬哥還要夸夸網友們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轉發送靜+自清潔空調,這不就是要阿姨管住嘴要“安靜”么?自清潔就意味著自己做好自己的,記得要把嘴“自己放干凈”么?
媒體手里? src="http://p1.pstatp.com/large/26ee00006c7f2ff6f34b" img_width="640" img_height="193" inline="0">
媒體手里? src="http://p9.pstatp.com/large/26ea00026ea514fa1c75" img_width="640" img_height="168" inline="0">
講真,網友的腦洞真是不一般,黑馬哥當時都壓根兒沒反應過來,看了網友的評論之后,對海爾的這個禮著實又有了一番新認識。能送出如此有內涵的禮物,海爾不負“八十萬藍V總教頭”的名頭!
當然,這也不是海爾第一次懟董阿姨了。早在2015年圣誕節,董明珠和格力也曾被推上風口浪尖。當時,董阿姨指海爾空調做“虛假廣告”,還自稱格力專利超過海爾。之后,海爾在其公共微信平臺“海爾集團”上回復了一篇《阿姨阿姨,我們不約》,以幽默的風格和原理解讀、事件還原、數據論證等方法回應指控。
媒體手里? src="http://p3.pstatp.com/large/26e90005c266a1aaed2a" img_width="640" img_height="788" inline="0">
從以上的兩個案例來看,比起海爾,格力品牌的包容力和氣度似乎是欠缺了不少。此外,黑馬哥還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塑造企業網紅。比如:海爾的“海爾君”、雕牌的“雕兄”、格力的“董小姐”等。
盡管這三家企業的根本目的都是想要塑造一個網紅形象,在消費者心中打下”標簽“,但不同的形式也帶來了不同的結果:海爾君作為一個人格化的形象,憑借著與網友的適時互動,成為網友心中可以聊的好友;雕兄是吉祥物,實物和故事結合,成為網友心中一個更真實、貼近生活的形象;而格力則是借用董阿姨這個網紅人物成為企業的標簽,“萬萬沒想到”卻造成了網紅人物成為焦點,產品和企業反而成為了其附庸。這三家都成功塑造出了自己的”網紅標簽“,并讓它們的形象在企業新媒體界家喻戶曉。前兩者的探索無疑是成功的,與網友互動,保證品牌與網友的溝通,強化和維護了品牌形象。然而,被網紅光芒遮蓋的格力把董小姐塑造得如此出風頭是否真的好就眾說紛紜了。至少,黑馬哥覺得個人的“風頭”蓋過品牌和產品,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并不是好事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個人標簽過于強烈,會讓品牌包容力和格局也在這一次次高調言論里,被個人淹沒,也被個人浸淫,同時也會讓消費者迷失在對網紅的個人印象里,不愿意去了解品牌和產品本身。更何況,提到董小姐,網友常常會聯想到““大嘴”、“高調挑事”等字眼。業內還會討論“沒有董明珠格力將何去何從”,對于一個企業而言,這不也是一種悲哀嗎?
媒體手里? src="http://p9.pstatp.com/large/26ee00006c7def7987e5"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10" inline="0">
因此,黑馬哥覺得,企業官微在做新媒體運營時,還是要學學海爾。緣何要學海爾呢?這就要說到海爾的網紅養成計了,也就是海爾的新媒體運營模式——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在黑馬哥看來,分兩步:對內和對外。
對內,海爾新媒體去領導集權機制,編輯隨性靈活,可以想發什么就發什么,極大激發了積極性。
海爾打破傳統企業的科層制桎梏,去領導集權機制,將企業部分打散為幾千個小微組織,員工在小微組織內成為創客,進行自主創業創新。在第三方運營占主流的企業新媒體運營形式下,海爾的這種內部管理方式不僅開創了先河,更重要的是只有這種充分放權的公司,才能真正讓運營者把企業微博當成個人賬號經營,與粉絲真實互動。而唯有真實的互動才能真正給企業帶來“粉絲”和“用戶”的增長。
媒體手里? src="http://p3.pstatp.com/large/26e80003162435be18a2" img_width="640" img_height="502" inline="0">
媒體手里? src="http://p3.pstatp.com/large/26ee00006c807fc08b85"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75" inline="0">
與故宮淘寶互侃、幫粉絲表白、替粉絲給明星傳話……海爾官微不只是海爾同粉絲互動、交流的平臺,更像是粉絲的閨蜜、兄弟。主頁君的身份正是官微的人格化存在,正是因為“他”了解粉絲真正的需求,在選擇聯合品牌的時候,才能更準確,更“人性化”。
對外,海爾充分開放自身的媒體資源,致力于資源共享。
海爾在自己的新媒體成為網紅之后,做的最值得稱贊的一件事兒就是構建藍V生態圈。3月10日,海爾官微在與VIVO的合作中,就聯合了12家官微共同開放微博小尾巴,共同為手機廠商做代言。據海爾官微負責人介紹,官微之間的聯合不僅可以實現資源置換,互惠互利,還將有利于整個藍V生態圈的互動發展。
海爾新媒體通過異業聯合、粉絲互動、品牌跨界等方式,也確實捧出了不少“企業網紅”:低成本營銷新案例而生的旺仔,用700元的禮品就收獲了500萬線上閱讀量、千萬品牌曝光量,風頭一時無兩;在海爾官微主頁上輪播三個月的VIVO,成為了海爾官微專用手機,官微微博小尾巴全天露出VIVO品牌;5月10日首屆中國品牌日,海爾聯合12家民族企業為粉絲送禮,彰顯品牌大氣、具有包容的風貌……
媒體手里? src="http://p3.pstatp.com/large/26e50005bc957e26b811" img_width="640" img_height="529" inline="0">
海爾官微在“躺著賺錢”的同時,還讓其他企業也共享到了企業新媒體營銷的紅利。從企業長遠利益的角度來說,這種共享的思維才是企業共贏之道。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