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村官走進農村,走進社會基層,在鄉村這個大舞臺上,在平凡的崗位上,揮灑汗水,貢獻智慧。
這是一群揣著夢想、播種理想、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年輕人。
2009年11月11日,由劉集鎮大學生村官夏金瑞牽頭,劉集鎮9名大學生村官和志愿者創立了大學生村官愛心聯盟。這也是江蘇省第一個由大學生村官自發成立的愛心聯盟組織,9個年輕人用創業精神和愛心服務的理念描繪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好圖景。
大學生村官:“我們終于可以為更多村民謀利益了”
2008年7月,夏金瑞等一群大學畢業生告別大學校園,來到江蘇省沭陽縣劉集鎮擔任大學生村官。兩年來,在劉集鎮黨委的關懷和支持下,大學生村官們集資創業,創辦了宿遷市金緣食品有限公司。公司第一年即吸納20余名當地村民就業,盈利逾萬元。然而,大學生村官們并不滿足于此。他們想:短短的三年任期,即使企業運行再好,我們也只能給少數的村民帶來好處。一定要建立一個長效的機制,讓更多村民受益。于是,他們想到了愛心聯盟。
經過努力,由夏金瑞牽頭,與本鎮其他8名大學生村官和志愿者以及沭陽縣其他鄉鎮部分大學生村官及志愿者,聯合當地企業部分員工,提出“服務化創業”,實行“幫助+捐助”形式和“愛心聯盟+創業園”模式。聯盟由大學生村官、政府企業、社會團體及愛心人士多方參與,捐獻并集納愛心基金,幫助有需要的人群。如有地區受災,可和縣紅十字會對接,在本縣范圍內舉行募捐活動,讓更多的人參與,也讓更多的人能夠得到幫助。
夏金瑞至今還記得,首批資金共計5000余元,分別由每名大學生村官每月提供100元,以及乾天酒業有限公司部分員工提供1000元,金源食品有限公司提供500元,江蘇省綠陵綠化有限公司的李二江提供800元。幸運的是,這些資金每月都有村官和企業自愿承諾支出,得到了長效型保障。
愛心聯盟成立儀式的當天晚上,夏金瑞建了一個愛心聯盟的QQ群,群簽名是“我們終于可以為更多村民謀利益了”。
村民:“愛心聯盟真是好”
“小夏真不錯,這幾天我生病,他一直都過來照顧我,還幫我墊付醫藥費。”在劉集鎮,提起大學生村官夏金瑞,村民劉大媽豎起了大拇指,“他去年11月創辦的那個愛心聯盟,真的為我們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真是好。”
據了解,大學生村官愛心聯盟自成立以來,多次開展捐資慰問及為孤寡老人做義工活動。每逢村里趕集時,他們就把公司生產的掛面拿出來賣,拿出大部分收益作為愛心基金;在節日期間訪貧問苦,扶助全鎮512名貧困戶,已投入愛心基金5000多元。他們還不定期地到貧困戶家中和鎮敬老院幫助做家務,陪老人聊天。
此外,隨著學校教育改革的深化,群眾對社會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聯盟成員秉著“情系于民、服務于民、發展于民”的理念,積極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結合大學生村官愛心聯盟,組建了校外教育輔導站。利用課余和節假日,他們與學校、家庭和社區密切配合,上門免費為該鎮52名貧困家庭的子女開展家教。
青海玉樹大地震發生后,大學生村官愛心聯盟積極開展為玉樹災區重建捐助活動,舉辦了“博愛在沭陽、人道萬人捐暨大學生村官愛心聯盟捐助”。大學生村官愛心聯盟成員及其他愛心人士共為災區捐款6355元,全部寄往災區。
政府領導:“支持聯盟發展,并不遺余力地將推廣這一模式”
夏金瑞介紹,半年來,大學生村官愛心聯盟既增進大學生村官之間的了解和友誼,促進了共同發展,展示了大學生村官的自我奉獻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擴大了大學生村官的社會影響力,讓更多的機構和部門關注大學生村官群體;同時,通過大學生村官所做的一點一滴,讓人民群眾更多地感受黨和政府的溫暖。
隨著愛心聯盟影響力的不斷擴大,當地政府也對其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沭陽縣委相關人士介紹:“事實上,從這個愛心聯盟捐出第一筆善款,我們就開始重視這個東西。它越辦越好,已經讓越來越多的群眾受益。因此,我們不僅會一直支持它的發展,還將不遺余力地將這種模式加以推廣,讓更多的人獲得幫助。”
他說,愛心聯盟展示了劉集鎮大學生村官“自加壓力爭第一,服務農村促發展”的精神面貌,讓大學生村官發揮所長,在奉獻中提升個人價值,從而對自己的職業有更加清晰的定位,加深了對農村的歸屬感,平衡從大學到農村的心理落差。
專家:“希望他們的模式可以推廣下去,讓更多的人受益”
近日,一支來自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調研小組正在劉集鎮做一個關于大學生村官創業的研究課題。大學生村官愛心聯盟吸引了他們的目光。
調查小組分析認為,大學生村官愛心聯盟的成功在于他們為民服務的目標、穩固的資金來源以及長效機制:即與企業建立經濟聯系和自身創辦企業相結合,在不斷擴大自身企業規模的基礎上不斷擴大愛心聯盟的資金來源,同時,每名加入愛心聯盟的大學生村官每月提供100元。這不僅保證了愛心聯盟的資金來源,更不斷地提醒大學生村官作為村官的社會責任。
江蘇省大學生村官研究所副所長李義良教授一直在關注大學生村官愛心聯盟的發展壯大。他說:“我們走遍全國進行調研,發現很多創業模式都很成功,但是存在問題也很多。要么就是企業發展得很好,村民卻沒有真正得到實惠,要么就是因為一味顧及村民利益而失去了獲得更大發展的機遇。而這種創業模式恰好可以平衡這兩點,且起步低,生長土壤豐富;起點高,意義重大。它不僅可以造福人民、讓大學生村官多做一些服務于社會的事情,也可以讓其他未加入大學生村官行列的大學生們在思想上受到觸動,讓更多的大學生加入大學生村官的行列。同時,他們的行為還可以樹立政府執政為民的良好形象,可謂一舉多得。希望這一模式可以推而廣之,讓更多人受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