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桶金收獲信心***\\\\***本'文'來'源'于'創(chuàng)|業(yè)|網(wǎng) c'y'e.c'o'm.c'n版>權(quán)>所>有
開學第三天的下午,剛從自修室回來的錢俊冬正獨自在寢室里翻閱飄著墨香的新教材,一位師哥推門進來,向他推銷隨身聽。見錢俊冬沒有購買的意思,便打開話匣子說:我手里的隨身聽最便宜了,還有調(diào)頻功能,可以接收學校的語音廣播……盡管師兄說了與之相關的很多新鮮的事情,但對錢俊冬來說它還是不可奢望的。正在這時,幾位室友不約而同的回到寢室。結(jié)果,這位師兄沒費多少口舌,他書包里的4部隨身聽被以每部80元的價錢留在了他們宿舍。
這件事情觸動了錢俊冬。他隱約覺得自己身旁有一種機遇,有一個比較大的消費群。他瞅準了這個市常當天晚上,錢俊冬一直在謀劃著這件事,直到自己在夢里成為一名"倒爺"。***\\\\***本'文'來'源'于'創(chuàng)|業(yè)|網(wǎng) c'y'e.c'o'm.c'n版>權(quán)>所>有
通過向本地學生和大三的老鄉(xiāng)們打聽,他很快知道了在西安東郊有康復路和輕工兩處小商品批發(fā)城。第一個周末,他便徒步走遍了兩個市場,仔細對比了很多隨身聽的性能、質(zhì)量和價格,摸到一些門道后,他幾乎可以用15元的批發(fā)價拿到那位師兄推銷的隨身聽。錢俊冬動用了當時最大的那筆存款,批發(fā)了6部隨身聽,拿到學生宿舍做了第一筆生意,結(jié)果6部隨身聽一倒手凈賺了300元。這是他的第一桶金,他嘗到了這其中的快樂。**********本"文"來"源"于"創(chuàng)"業(yè)"網(wǎng) c"y"e.c"o"m.c"n版"權(quán)"所"有
之后,他便一發(fā)不可收拾,在課余時間,總把兩只眼睛緊緊地盯住同學們的消費品,大家剛習慣用卡式電話時,他四處打聽找到了IC卡經(jīng)銷商,把更低廉的話卡介紹給同學,在自己小賺一點辛苦費的同時,讓很多同學也得了一些實惠,并和他交上了朋友。后來,游泳課的游泳衣、考研的資料、英語磁帶,他都有低于校外價格的物品。大一的一年他成了校園里有些名氣的"生意精"。熟悉他的很多同學,都不再叫他錢俊冬,而是"錢倒",叫著叫著,他倒有了一個別樣的稱呼:"錢導"。
“小倒爺”開拓校園經(jīng)濟大市場***\\\\***本'文'來'源'于'創(chuàng)|業(yè)|網(wǎng) c'y'e.c'o'm.c'n版>權(quán)>所>有
做了一年的"倒爺",錢俊冬看到了校園市場的廣大,他的經(jīng)濟觀念迅速得到了提升。
2002年,錢俊冬受同學的邀約去了重慶大學,在他們吃飯的夜市攤位上,經(jīng)營米線生意的竟然是幾位重慶大學在讀的研究生。出于好奇,錢俊冬問這些學長為什么會出來賣米線,幾位研究生坦然地告訴錢俊冬:以后的社會競爭將非常激烈,我們都必須做好相應的準備,適應一切變化。聽了這些,錢俊冬的心里燃起了一股沖動,他醞釀很久的想法開始在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
回到西安,錢俊冬找來同學崔蕾和馬光偉一起討論,當談到對校園市場的開發(fā)設想時,三個人一拍即合,決定成立一個利用創(chuàng)業(yè)協(xié)會人力資源做校園市場的校園信息服務中心,中心定名"三人行",以校園和學生需求為市場開展介紹家教、校園活動策劃、產(chǎn)品展示、市場調(diào)查以及小網(wǎng)站建設等業(yè)務。**********本"文"來"源"于"創(chuàng)"業(yè)"網(wǎng) c"y"e.c"o"m.c"n版"權(quán)"所"有
很快,機會就來了。2002年9月,在迎接2002級新生的時候,錢俊冬敏銳地發(fā)現(xiàn)新生宿舍里的電話接線上都沒有配電話機,很多新生打電話都涌到電話亭和IC電話處。他立即召集"三人行"的成員商量給學生宿舍里裝電話機,大家協(xié)商一致后,由錢俊冬和學校相關部門聯(lián)系,取得學校的允許和支持。崔蕾和馬光偉負責購買電話機,他們還劃分了個人責任區(qū),既分工又協(xié)作,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給大一所有宿舍都裝上了電話機,并小賺了一筆。***\\\\***本'文'來'源'于'創(chuàng)|業(yè)|網(wǎng) c'y'e.c'o'm.c'n版>權(quán)>所>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業(yè)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chuàng)業(yè)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