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Cye.com.cn】曾幾何時,街頭生意火爆的10元店讓不少小老板們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時至今日,傳統10元店逐漸消失,26歲的大學畢業生黃承松卻辦起了網站,將“10元店”的小買賣搬到了網上。看似不起眼的“10元店”小生意卻潛藏著驚人的消費力,2012年4月6日網站上線后,當年年底便創下了每月超2000萬元的交易額,本月,這個數字有望突破3000萬元。 面對驚人的交易規模,黃承松表現淡定,“這個數字還遠遠沒有達到飽和,要知道,去年‘雙11’天貓一天就賣了132億元!” 失敗 “電商導購”擱淺 淘寶客悟出新點子 2008年,就讀于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專業的黃承松有一個互聯網的創業夢,他邊幫網站承接外包業務,邊積累著創業資本。2010年8月份,還未畢業的他注冊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做的第一個項目,是當時比較紅火的電商導購網站,“簡單來說,就是消費者通過我們的平臺渠道,購買其他大型電商商戶的產品,累計積分,然后我們根據買家所積累的積分,得到相應的返利。”黃承松說。 然而,和黃承松預想的不太一樣,這個項目并不成功,公司發展前景一度十分黯淡。“現在分析,失敗有兩大原因。第一,同質化現象嚴重,當時全國已經有幾十家這樣的電商導購網站,我們沒有資金優勢和相應資源的支持,很難做大做強;第二,項目本身發展空間不大,大的電商平臺實際上也不太喜歡這類導購網站,他們不愿意自己的利潤被這類網站給擠壓了。”回想起創業的失敗,黃承松看得十分清楚。 轉變 “免費模式”奏效 網站日均訪客達20萬 為了改變公司運營的現狀,黃承松開始尋求轉變。最后,多年的網購經營,點亮了黃承松的創業靈感。“經常逛淘寶的人都應該知道,‘9.9元包郵’是一個十分吸引人的噱頭,很多買家都會守在電腦前等著搶‘秒殺’。但我發現它還不夠完善。”黃承松開始嘗試完善用戶體驗。“一、這種活動大多是限時搶購,貨品數量少,搶購機會更少;二、標價10元以下的打折品,淹沒在海量的商品信息中,很難找到。為何不搭建一個平臺,把所有10元以下的商品都聚集起來?” 很快,黃承松找準了創業方向。起初,網站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各大電商平臺上搜羅10元以下的商品,然后把鏈接地址放在自己的平臺上。創業之初,網站的知名度和人氣都還在積累的過程,因此,黃承松并沒有對這些10元商品的商戶收取任何費用。“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們的平臺只是提供信息,并不負責銷售、物流、售后等其他環節,因此,我們必須要想辦法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網站。” 黃承松的這一招“放水養魚”果然收到了不俗的效果,每逢有新品上架,買家們就如同當年在10元店里撿便宜一樣,瘋狂地掃貨。沒多久,黃承松的網站人氣直線上升,日均UV(獨立訪客)量達到了20萬人次。要知道,江漢路HAPPY站臺日均客流量也就在3萬人次左右,換句話說,HAPPY站臺一個禮拜的客流量,僅相當于黃承松網站上一天的客流量。 這么多人光顧網上“10元店”,真正掏錢買東西的人有多少呢?黃承松告訴記者,2012年年底,網站推廣工作完成,運營走上正軌后,每月的交易額都在2000萬元以上。不過,黃承松對此成績并不在意,“電商是大趨勢,這個數字還遠遠沒有達到飽和,要知道,去年‘雙11’天貓一天就賣了132億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