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沒資金、沒技術、沒人脈,只憑一個點子卻想創業,看起來很像天方夜譚,但是看似普通人的張曉真卻做到了這點。他創辦的手機回收網站銳鋒網,今年的營業收入可以突破1,000萬元。他是如何做到的?
4年前剛大學畢業時,張曉真還是一個喜歡看各種互聯網大佬自傳,期待自己能創立一個中國最大的網上手機回收渠道的高瘦白衣少年。但是4年后的今天,每天和員工一起處理大袋回收手機的他,看起來有點金庸所描述的郭靖,身材高大、笑容陽光、言辭誠懇,聆聽他的創業故事,也會讓人感覺好性格為他帶來了好運氣。
他說自己天資并不出眾,也沒有什么社會資源,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看書和思考,做事不急躁。他創業期間幾乎所有的機遇都來自互聯網,并且在各方因素的影響下,走出一條從手機回收到挖掘城市礦產的路,張曉真將歸之為“緣分的牽引”。
一畢業就開始創業,是因為大學三年級張曉真就開始開淘寶店賣手機,成效還不錯。于是他開始琢磨,中國每年有那么多人換手機,如果他能夠把這些舊手機都回收了,應該是一件很牛的事情。有著年輕人無所畏懼勇氣的他,參加了那一年東方衛視的創業夢想真人秀,平時還直接用word文檔寫了自己的商業計劃書(因為當時他連PPT都不會做)開始在網上投寄給各家風投機構。后來KPCB(凱鵬華盈中國基金)上海辦事處一位高管發現了他的計劃書,對這個商業計劃頗感興趣,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接觸,KPCB的高管最后試水地給了一小筆資金支持張曉真創業。
2009年,他創辦了銳鋒網,通過透明的分品牌、型號網上定價方式吸引顧客,而且開通了包括QQ、旺旺、微博在內的客服渠道,達成意向后顧客郵寄手機過來或由銳鋒工作人員上門回收手機。當他的同學們穿梭于各大寫字樓中做著朝九晚五的小白領,他還和同事們像個小販一樣騎著摩托車到處去收手機。當收到第一批價值三四萬元舊手機后,張曉真也是在網上到處尋找各種回收手機的二手機經銷商,經過比較后找到一個青島的二手手機店主,聊了一次后感覺這人靠譜他就把手機都快遞過去,三四天后他就收到了對方打過來的三四萬元貨款。后來兩人保持了長期的合作。
隨后,張曉真習慣了從網上搜索下游銷售經銷商,找到條件合適的后,他有時會和對方見個面,有時可能就憑聊了幾次后的感覺直接發貨過去。他說自己可能是運氣好,也可能是直覺比較強,往往找到的都是靠譜的合作方,銷售回款也一直很順利?赡茉诂F代社會信任感缺失比較明顯,他的真誠與配合更容易贏得合作伙伴的認可。而且他和什么行業的人打交道都沒有壓力,包括銳鋒網后期發展的線下渠道以廢品回收流動小販為主,都是他自己一個個談來的合作。
一年后張曉真為租寫字樓跑到福州軟件園尋找房源。正好遇到一個做培訓軟件的公司要分租寫字樓,他和房東一席長談后成了朋友。后來這個做培訓軟件的老板感覺自己的公司前景欠佳結業了,自己去某個網絡公司應聘做了高管,卻把積蓄給了張曉真,成為張曉真創辦的銳鋒環保的天使投資人。
時間來到2011年末。在此前,銳鋒網回收的手機月均1000臺左右,通過深圳的幾家貿易商將二手手機拆成不同零件后,重新賣給以第三世界市場為主的山寨手機制造商,雖然利潤不錯——5元、10元回收的手機往往能賣出20元,但他看到隨著手機在全世界的普及,以及各國電訊運營商送手機促銷的普及,未來山寨手機的市場會越來越萎縮。
這時他從新聞中看到了關于日本橫濱金屬有限公司的一份數據:從金礦中挖出的1噸金礦石平均只能生產5克黃金,而一噸廢棄的手機能夠提煉出150-200克以上的黃金、100公斤銅、3公斤銀以及其他金屬。此時,他遇到了后來的合伙人許海林。許海林幼年跟隨父母移民香港,青年在美國就讀,后來從事貿易工作。2003年回到中國內地創辦電池廠,至今其公司所生產的高倍率電池在各種車模、航模、無人飛機等應用市場占70%以上的市場份額。張曉真在網上認識的一名投資人在參觀了銳鋒網后,向許海林推薦了這家公司,理由是:“他公司回收的手機會拆出來許多舊電池,你是做電池的,不如你們合作看看有沒有商機。”
許海林肯定了張曉真從手機回收轉型城市礦產挖掘的方向,兩人合作后將銳鋒網擴大為銳鋒環保,當中包括手機回收渠道平臺及未來產業工業園等規劃。與此同時,銳鋒環保在張曉真的努力下,2012年開始與福建中國電信合作開展回收手機返話費行動,一個月最高回收了4萬臺手機。
2012年中李克強總理訪問比利時,到訪了當地最大的貴金屬精煉廠優美科。張曉真看到這個新聞后開始搜索優美科中國辦事處電話,在和前臺軟磨硬泡了很久后,他拿到了一個部門負責人電話,后來又接觸到了優美科中國區負責人。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和考察,最終優美科接受了銳鋒環保作為合作伙伴并簽訂協議,從2013年開始為銳鋒環保提供貴金屬提煉以及貴金屬期貨交易等服務。
2013年,銳鋒環保也開始與福建的各大購物商場、便利店、福建蘇寧電器、神腦數碼、福建中國電信等渠道達成了合作,在福建地區建設了3,000多個回收點。張曉真估計2013年銳鋒的整體回收量會從2012年的數萬臺增長到2013年的60萬臺手機,而2014年預計月均回收量會超過10萬臺。今年的營業收入可以突破1,000萬元。
他估計明年通過優美科提煉的貴金屬貿易收入會占銳鋒環保收入的五成,如今銳鋒環保還與優美科簽訂了意向協議,未來會在福建翔安建設廢舊手機預處理產業園,將廢舊手機一些前期處理工序如零件拆解、粉碎等步驟放到中國,他們購買設備,優美科提供技術。銳鋒環保希望能身兼將小型電器回收商以及廢舊小型電器預處理中間加工商的角色,成為中國第一家系統的廢舊小型電器回收商,像歐洲、日本的系統回收商一樣與全球再生能源公司直接合作。
從張曉真的敘述,會讓人覺得銳鋒環保的運氣很好,提前進入了一個還未形成行業門檻的行業。但張曉真表示,銳鋒的優勢在于線上回收和線下回收渠道的管理運營經驗,以及與優美科簽訂的意向性排他協議。而整個手機回收提煉的凈利潤率10%左右,也暫時給這個行業筑起了“護城河”——因為現在回收手機做翻新的利潤還很豐厚,同行并不愿意舍棄這塊利潤去轉型環保方向,大資金也對賺這種繁瑣的辛苦錢沒什么興趣。等到這個行業興起,相信銳鋒也已經建立了先發優勢。
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沒資金、沒技術、沒人脈,只憑一個點子卻想創業,看起來很像天方夜譚,但是看似普通人的張曉真卻做到了這點。他說自己的偶像是馬云、周鴻祎這樣的人,他從中學會了從用戶免費的角度去搶市場,用借力的方法搭平臺。他的創業經歷就像一個現實版的“許三多”故事,照著人人都會說卻很少人愿意去做的“大道理”為準則,本著最自然的道,才能體現最基本的潛質,走出別人因為太精明而不肯去走的成功路徑。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