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的“政協委員談促進就業”的集體采訪中,不少委員提出大學生不必全往就業的道路上擠,應當鼓勵創業;然后,也有委員立即提出反對意見,認為應當“先就業再創業”,除非你是“比爾·蓋茨”!
“大學畢業生年紀很輕,有的是資本去闖一下。”徐冠巨委員說,這么多大學生走出學校、走向社會,國家就業壓力非常大。以創業帶動就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一個根本途徑。
王健林委員認為,現在大學生出去創業少。大學生不能創業,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創業勇氣,不敢去試。
不過,新東方的“掌門人”俞敏洪立即提出了不同觀點。“假如我從北大一畢業出來就創業的話,我現在不知道到哪兒去了。請大家不要一畢業就創業,除非你是比爾·蓋茨。”
他說,從現實來看,學生創業大部分是失敗的,也許會給他們的心理帶來影響。
說法
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沈健:
鼓勵創業,但不強求
大學畢業生,到底應該先創業還是先就業?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沈健認為,現在面對大學生出臺了很多創業優惠政策,在學校教育中就引進創業內容和創業輔導,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能力,總的來說是為了鼓勵大學生創業。當前大學生創業的氛圍還不是很熱烈,2009年江蘇有45.9萬應屆大學生,選擇去創業的只有1000人左右,比例還相當少。
當然,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并不等于每個大學生一畢業就能創業,沈健認為,不要把個別的典型現象當做普遍現象。創業需要很多條件,有內容、有項目,還要有能力和物質條件等,對大學生創業,沈健的態度是,鼓勵有創業能力的大學生去創業,但不過分要求每個人都去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