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大學生創業
恍然四載,驪歌又起,又有一批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子步入社會。雖然這所大學學子就業“不愁嫁”,但依然有人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與那些早早拿到offer抑或是仍然跋涉于人才市場、海投簡歷的人不同的是:他們選擇了創業,選擇了用自己編織的翅膀飛上云霄,不懼電閃雷鳴,迎難而上,勇往直前。
該校2004屆畢業生閆亮、蔡超、劉保君和祁志遠等人組成的創業團隊創辦“北京陽光海天停車管理有限公司”。他們在校時,努力吸收大學里的專業知識和自由空氣,經過幾次摸爬滾打,于2006年8月8日,自籌資金注冊成立了北京陽光海天停車管理有限公司。2010年初,在香港注冊成立了專營停車管理、汽車美容、人力輸送三個模塊業務的博杰縱橫國際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底,陽光海天管理項目達到80余個,發展到2500名員工的規模,銷售額超過6000萬元,納稅將超過600萬元。
這只是該校往屆畢業生中創業成功的一個例子, 還有的畢業生,在校時就開始了創業歷程。
學校給了我知識和勇氣
張淋是該校金融學院2011屆畢業生,同時也是北京君成恒上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的發起人。幾個創業伙伴一同就讀于外經貿大,學校特有的深厚金融文化底蘊和專業氛圍給了他們創業所需的專業知識,也給了他們創業的勇氣。
“通過大學4年的學習,我們不僅僅獲得了知識,還在這個大舞臺上以自己的方式感悟人生,譜寫青春,”張淋深有感觸的說。“科學知識是每一所高校都能夠帶給學生的,但知識只是工具,真正能將學生培養成人才需要賦予學生精神力量,能做到這點的高校在全國少之又少,很幸運我們是貿大的一員,而這種‘貿大情結’正是我們創業的初衷。”
前不久,該校學工部、就業指導中心、團委、金融學院聯合舉辦2011年學生創業論壇,知名校友、相關部門負責人、專業課教師、學院師生對創業團隊進行了點評和交流。張淋作為畢業生創業團隊的代表,和他的伙伴們做了專題發言,引起熱烈反響。
為了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該校出臺了一系列政策:2011年3月,該校就業指導中心和商學院協同開設《創業理論與設計》選修課,教學方式融入實驗教學,從低年級在校生開始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企業家能力;貫徹落實《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申領工作,以“一對一”咨詢形式切實幫助畢業生用好政策,目前已有多位在校生成功申領到創業證,在注冊成立公司時享受到稅費減免的優惠政策;建立就業創業實驗室,引入專業軟件科技公司研發的創業模擬實訓軟件,作為創業模擬和培訓的學習系統與教學工具;提供場地和資金支持,將創業服務落到實處,例如為“GSVC全球社會創業大賽”等活動提供場地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