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晚,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以《我的青春我做主》為題,深入報道了沈陽市為鼓勵大學生就業創業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幫助自主創業大學生成就夢想的做法。
鏡頭一:創造條件
金托大學畢業后領取了自主創業證,想創辦屬于自己的學校。可是,金托沒有辦學資金,也沒有沈陽市戶口,不能申請政府針對自主創業推出的5萬元小額免息擔保貸款,最少30萬元的辦學注冊資金對她來說更是“天文數字”。就在她左右為難的時候,沈陽市將自主創業的大學生納入沈陽市集體戶籍,解決了她貸款資格問題。
鏡頭二:減輕壓力
趙婷畢業于東北大學日語商貿專業,想開一家自己的翻譯公司,報名參加了政府部門免費舉辦的創業培訓課,對企業常識、創業流程以及經營風險有了初步的認識。可趙婷的創業夢險些夭折,因為無力支付數萬元的房租。得知消息后,沈陽市創業人才孵化基地給她提供了一間可以免費使用三年的近40平方米的辦公室,僅此一項每年就節省三四萬元。為了鼓勵大學生創業,政府還出臺了多項優惠政策,給趙婷這樣的小公司減輕了壓力。
鏡頭三:推動發展
王興在沈陽農業大學畢業后開辦一家小型生物技術公司,代理一些生物試劑和設備,向大學實驗室等科研院所推銷。王興一點點購買設備,擴充實驗室。遇到困難的時候,很多人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讓他一次次渡過難關。如今,王興的公司已經擁有固定資產500多萬元,既能為科研院所提供實驗和數據,也能研發自己的生物制藥產品,進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
在大學畢業生人生新的起點上“推一把”,是沈陽市開展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的一個基本理念。2011年,實現大學生實名制就業9.96萬人,就業率達到92.7%。2009年至2011年,全市分別安排1334名、1039名和862名共計3225名困難家庭畢業生和殘疾人畢業生就業,就業率100%。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