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和引導自主創業,是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推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重要舉措,對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新的就業形勢下,為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創造良好環境,成為各級政府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
一、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根據調查和統計結果,我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自主創業能力和社會經驗不足。多數大學生在校期間只注重學好本專業的課程,知識面較窄,綜合素質不高,尤其是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剛畢業的大學生在人事管理、資金財務管理、物資管理、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管理、風險投資管理以及法律方面的知識相對缺乏。同時,由于剛進入社會,對現實社會了解很少,在創業過程中容易意志消沉。
自主創業缺乏資金、技術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資金不足。調查顯示,大部分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在創業伊始,都曾面臨周轉資金不足而陷入困境的局面。遇到這種情況,12%的人會選擇向親戚朋友籌集資金,34%的人會利用不同途徑貸款以獲得資金,58%的創業者有可能因此而放棄。而當自主創業的企業一旦出現資金緊張,決策者往往就會縮手縮腳,很多好的想法難以實施或者不敢實施,好的機會也會擦肩而過。
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政策、制度不完善。一方面,由于宣傳力度不夠,大多數高校畢業生對國家和省里出臺的促進大學生創業的相關優惠政策了解很少,有些甚至完全不了解。另一方面,雖然國家再三強調要大力支持和扶持高校畢業生創業,但一些地方政府和有關單位以及高校對相關政策并沒有積極地貫徹執行。比如,按照相關政策,創業畢業生可到相關部門申請小額創業資金擔保貸款。但是,調查結果顯示,高校畢業生創業由于風險較大,信譽比較低,很難獲得貸款,申請得到擔保貸款支持的不足1%。
二、解決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問題的對策
高校、政府和金融部門應該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必要的支持,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自主創業支持體系。
首先,高校應加強創業教育的投入,激發大學生的自主創業意識。現在大學畢業生普遍接受的是“呵護式”、“填鴨式”應試教育,存在嚴重的“等靠要”思想,模仿能力高于創新能力,創業意識缺乏。因此,高校應積極探索新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加大課程改革力度,將創業教育納入教學體系當中;在專業課程教學中,采用案例剖析、創業論壇、知識講座、企業家現身說法等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與創業激情;有針對性地把各行業優惠政策、行業特點、行業前景分析等內容納入課程教學,構建全方位的行業創業教育體系。
其次,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及實施細則,為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提供環境支持。調查發現,雖然近年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一些支持和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政策,但不少方面急需完善。例如,急需完善畢業生創業教育實施細則,加強各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將創業教育覆蓋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應確定專門機構和人員,服務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群體,讓高校畢業生在創業方面享受更為便捷的服務;應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及配套措施,協同人事部門、工商部門,開通“綠色通道”,在稅費減免、小額貸款、社會保險補貼、人事檔案管理等方面提供盡可能的優惠或便利條件,降低創業門檻,減少創業成本和風險,解決創業者的后顧之憂。
再次,加大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資金支持力度。高校畢業生創業初期,融資渠道狹窄是影響創業的最大難題。政府應建立專項的高校畢業生創業基金,對經專業評估機構認定有成功可能的創業項目,提供啟動資金支持和貸款擔保,破除創業資金瓶頸。同時,要簡化審批手續,確保資金如期到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