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出席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的市人大代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孔長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起,天津市將大學生創業扶持范圍擴大到畢業前2年的在校生和畢業后5年內,提供創業指導、貸款融資等“打包式”服務。在民生方面,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就醫范圍,由一級醫院擴大到開展公立醫院改革的二級醫院。
人才:引進高端人才最高可資助千萬
今年,本市將加快聚集海內外高端人才。瞄準產業急需,突出高端引領,多渠道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對引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和諾獎大師、國內外院士等頂尖專家及創新創業團隊,給予300萬-1000萬元研發項目資助。
同時,支持企業依托研發創新平臺引育人才。實施“千企萬人支持計劃”,用3年到5年時間遴選1000家企業,依托研發創新平臺引進培養1萬名高層次人才,解決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
創業:大學生創業支持擴展到畢業前2年
為了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今年本市將大學生創業扶持范圍擴大到畢業前2年的在校生和畢業后5年內,堅持服務前移,提供創業能力測評、創業指導、貸款融資、房屋租賃、孵化載體等“打包式”服務,最大限度地減輕大學生創業負擔。支持各區縣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對吸納初次創業大學生到創業孵化基地的,給予50萬-100萬元資金扶持;對創業大學生租賃房屋的,給予2年每人每天每平方米補貼1元的房租補貼;對畢業兩年以內成功創業的,給予1年的崗位補貼和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
同時,支持高校教師和科研人員離崗創業。在津高校、科研院所和國有企事業單位高層次人才離崗創業,3年內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職稱,檔案工資正常晉升。高校、科研院所高層次人才在完成本職工作基礎上,可采取兼職兼薪方式創業或服務企業創新。
民生:確保新增就業不減少
今年本市將實現更大規模更高質量的就業。圍繞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確保經濟增長趨緩新增就業不減少,通過就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質量提升帶動收入的持續增加。全年新增就業4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
按照國家部署安排,今年本市將繼續提高170萬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及時調整城鄉居民養老保障待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補助標準由520元提高到670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就醫范圍,由一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擴大到開展公立醫院改革的二級醫院。(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