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從創立到成功,除了要有客戶和市場之外,不可忽視的就是要認清創業路上埋伏的陷阱。創業有高風險,一不留神,也許創業者多年積攢的創業資本一夜之間就會化為烏有。創業最普遍的陷阱有哪些?創業者能躲得開陷阱的誘惑嗎?
1.核心業務外置。
經理人第一次創業期間,對于業務的選擇是最重要的。但是往往因為創業初期,人手不夠,創業者過于勞心勞力,而將公司核心業務讓團隊其他成員分享。原國企出身的張偉就是因為截取了原企業的核心客戶資源而自己創業,現在在與客戶的關系維護中,張偉偏偏將幾個團隊開拓人員組成客戶關系維護小組,恰恰忽視了團隊成員模仿他原來的做法的危險性。
點評:公司的核心業務同企業的生死存亡緊密相關,核心業務包括核心技術、客戶資源、資金等方面,創業者切不可在創業初期因為人手不夠而輕易讓團隊其他成員掌握。
2.股權結構理想化。
創業者為了鼓勵創業團隊的奉獻精神,加強他們的信心,給團隊成員的股權份額偏大。趙祥第一次創業的失敗就是因為股權結構過于理想化,給創業團隊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四個骨干平均股權,各占1/4,結果造成提意見的一堆,做事情的沒多少。
點評:創業期的公司,起最大作用和關鍵因素的就是創業者個人,明明是創業者一個人在起著主要支撐作用,但卻僅僅為了加強員工的信心,平均股權,等有了收益,會讓創業者感到嚴重不公平,本來就是不想給別人打工才出來創業,結果自己的投入最辛苦,而且是拿自己的命和未來的幸福以及健康在交換,結果有了收益才占1/4,自然會讓創業者不甘心。因此,切不可為了激勵員工,就拿著公司股權和最終權力去激勵別人。
3.大客戶陷阱。
這也是創業者最經常遇到的陷阱之一。創業初期,當然最需要的就是客戶和市場,只有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賣出去了,才能產生收益,而此時,大客戶的出現自然讓創業者喜上眉梢。不過很容易的,大客戶就會是你的陷阱。一家新成立的電信公司,由于創業者以前的人脈資源,很輕松地掌握住了一個大客戶,依靠大客戶的訂單,存活了一年半。然而當客戶突然有一天要終止與這家電信公司的合作時,老板才發現,失去了這個客戶,公司將很難存活下去。
點評:創業初期碰到一個大客戶尤其是可以支撐公司發展的大客戶非常不容易,但千萬不要只守著這一個客戶,卻忘了開發新客戶。創業者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未雨綢繆,居安思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