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人總結過近幾年來一些動畫形象成功的途徑和方式,諸如借助網絡、借助電視媒體、借助QQ表情傳播等,不一而足。筆者以為,動漫形象的成功和近幾年一些中國企業的成功有著太多相似之處。
此處所說的“動漫品牌的成功”是指動漫形象能夠使其所屬企業賺到錢。從中國這幾年的市場來看,賺錢途徑分為3種:一是靠政策賺錢,二是靠機會,三是靠能力。
先說靠政策賺錢。可以說,目前除了商業動畫片外,所有在電視臺播放的動畫片都是靠政策賺錢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如《藍貓》、《虹貓藍兔》等。因為國家給了企業最優惠的政策,諸如播出給補助、大企業給撥土地等,政策資源是這些動漫形象能賺錢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說靠機會賺錢。最典型的案例是藍貓的特許經營,當時,由于藍貓具有了初步知名度,再加上席卷全國的特許經營熱,使藍貓得以通過收取特許經營費的模式賺錢,取得后期發展的第一桶金。
另一個靠機會成功的當屬卡酷的《福娃歷險記》,由于奧運吉祥物的宣傳需要,而卡通形象的最好宣傳方式當然是動畫片,于是,卡酷受命制作一部動畫片,卡酷借機將自己原有的形象植入動畫片中,大大提高了自有形象的知名度,不過,由于后期戰略戰術貧乏,喪失了讓自有形象影響力更大的機會。
最后是靠能力賺錢。比如喜羊羊,在動畫電影方面確實是靠能力賺錢的,但這個“能力”不是喜羊羊品牌自身的能力,而是運營團隊的能力。喜羊羊的運營團隊,看到這個形象的知名度后,通過整合多方資源,確保了喜羊羊的票房大賣。
靠能力賺錢的還有國內幾家玩具公司推出的動畫片。如奧迪玩具就深諳玩具類商業動畫的力量,每年推出不同的動畫片,對自己的產品起了推動作用。憑著能力以及先行者的機遇,奧迪玩具變身為奧飛,上市了,還買了嘉佳卡通的大部分股權。不過,在中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不是笑到最后的一個,期待奧飛能夠打破這個僵局。
當然,對一個企業或品牌來說,“靠什么賺錢”之間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而是有側重的共存。比如推出過《百變機獸》和《果寶特攻》的藍弧動畫公司,就是一家從機會賺錢轉型到能力賺錢的企業。起初,藍弧動畫靠著豬豬俠的加工單,培養了隊伍,鍛煉了人才,支撐了企業的初步發展,再通過和玩具設計室的合作,從單一的動畫加工過渡到商業動畫片的制作,從而在眾多動畫公司中脫穎而出,成為商業動畫運作的“先鋒軍”。
筆者以為,一個動漫品牌的成功與否,不僅僅是靠某種傳播的途徑。網絡初興之時,FLASH動畫如雨后春筍,但真正能夠讓人記住的只有寥寥幾個,很多都湮沒了;在眾多的QQ表情中,也就成就了Cye.com.cn兔斯基等幾個,太多“表情”如曇花一現。在這個時代,每天人們都在接受太多的信息,一個動漫形象要想成功,要想賺錢,還是先練好內功吧。因為,沒實力的話,再多的機會也不過是鏡花水月。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