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森一項全球性調查發現,“男性更易從金錢中找到心理快樂,而女性則更易從友誼以及與孩子、同事和老板的相處中得到快樂。”從這一角度來看,創業,似乎不是女性追求幸福的唯一路徑。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但近幾年,在創業中尋求幸福感的女性卻越來越多。“商界木蘭年會”統計的數據顯示,女性企業家地位逐漸提升,2010年共有11家女性主要創辦或者參與創辦的企業在國內外成功上市,創歷史最高紀錄。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性別歧視并沒有完全消除。在大學的商學院、法學院和醫學院中,女生和男生數量大致相同,而在職場具有豐富管理和執行經驗的女性依舊鳳毛麟角,女性作為企業家的潛力被大大低估。全球創業觀察項目2010年的調查顯示,在中國女性創業的比例明顯低于男性,這一方面造成了人力資本極大的浪費,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女性自身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社會壓力與性別困惑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幾個月前,北京印象創新藝術發展有限公司CEO王潮歌和她的團隊獲得云鋒基金5000萬美元的融資。
作為女性,王潮歌聰明、漂亮、擁有財富、強勢而且個性十足,這幾乎是完美女性的代表,然而對于王潮歌自己來說,性別的困惑卻常常存在。王潮歌大學念的是導演專業,她班里一半是女生,但幾屆學生中就出了她這么一個成功的女導演。
“我很悲觀,也很脆弱。”面對主持人關于幸福感的問題,王潮歌意外地給自己打了零分。“幸福是瞬間,痛苦是常態。”二十六七歲時,她買了一輛紅色三菱跑車,感覺自己非常牛,這么年輕開一輛跑車,覺得大家都會羨慕自己。結果,她發現大家都不是這么想的,反而有人問她:“王潮歌,你到底傍上誰了?”這件事讓她意識到,原本通過自己雙手掙來一切,都會被人理解為是男人的施予。
同樣面臨性別困惑的還有當當網執行總裁俞渝,盡管在“大摩女事件”中,身為女性的俞渝被外界評價得比她的丈夫李國慶更加聰明圓滑,有企業家風采,但在企業管理中,俞渝坦誠地認為,外界對女性企業家和管理者的要求更為苛刻。
在傳統眼光看來,在競爭中,男性往往居于強勢,而女性則屬弱勢群體。社會對女性的角色認同,永遠是溫柔、忍讓、弱勢而明理。而女企業家卻必須強硬、挑戰而且勇敢不放棄。這似乎是難以跨越的性別矛盾。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