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馬化騰的財富觀
自從騰訊的經營走上正軌后,馬化騰就過著很享受的企業家生活,每天不用朝九晚五地趕時間上班,過著一半時間工作、一半時間居家的悠閑生活。
可近期,一直低調的馬化騰出鏡率極高。先是騰訊十周年慶典,繼而回應“騰訊公司起訴離職員工”一事……馬化騰似乎很久沒這么忙碌了。
面對這一切,馬化騰有些無奈。
《新財經》:您平時的減壓方式是什么?
馬化騰:我現在的狀態是,有時候不辛苦但是壓力大,有時候辛苦但壓力不大。為了不讓自己頭腦發熱,我平時經常上網,看看雜志、看看書、打打游戲,過著與普通網蟲一樣的在線生活。
《新財經》:與兩年前我見到您時相比,您的體態似乎有些發福,說話也是滔滔不絕。您是不是覺得自己的性格比以前開朗多了?
馬化騰:我依然不喜歡社交,也不喜歡應酬。包括對媒體的選擇,我一直都覺得平面媒體比較好,可以這樣隨便聊,我對著攝像頭會感覺不太舒服。至于說滔滔不絕,是因為跟媒體打交道多了,心里也就有底了,講起來自然也就熟了。
《新財經》:人們都說性格決定命運,您覺得騰訊的成功,與您的性格有多大關系?
馬化騰:只能說騰訊剛好適合我們這樣性格的人。每種性格都有成功的可能性,我們只能順著這條路走下去,這其中也結合運氣的成分。在這個過程中,我也看到很多人在做著很艱難的事,由于沒有機遇,也只能堅持或者放棄。
《新財經》:性格也好,運氣也罷,騰訊是真的火了,您也出名了。這對您的生活和您的財富觀都有哪些變化和影響?
馬化騰:我是在普通家庭中長大的,沒什么特殊的。我和家人的生活習慣都沒有什么變化,潮州人習慣喝粥,現在也一樣。住的房子頂多是大了一點。還有,創業的時候是單身,現在成家了,有了小孩,要多分配些時間照顧家里。除此之外,對我的生活基本沒有什么影響。
《新財經》:聽說,您和太太是通過QQ認識的?對方知道您當時的身份嗎?
馬化騰:是。但是,我當時用的不是官方號碼,所以,對方無法知道我的身份。我只告訴她,我是工程師。
《新財經》:您好像已經很久不寫QQ程序代碼了吧?
馬化騰:是的,有好幾年了。不過,正是憑借這個工程師的技術底子,我才能對系統進行分析、對要做什么制定決策。
《新財經》:企業家和工程師,您更喜歡哪個角色?
馬化騰:在資本市場上,我是一個企業家。在技術領域,我是一個工程師。不過,我更喜歡后者,也覺得自己的性格更適合工程師的工作。
《新財經》:您有沒有覺得,這也是您和丁磊、馬云等創業型企業家最本質的區別?騰訊看重的更多是技術型的產品,他們更多是從渠道、銷售的角度來看產品的可行性。
馬化騰:應該是吧,但是我們做技術的也在成長,后來也學了很多商業方面的知識,否則也不會有那么多跟技術無關的產品。
《新財經》:看來,您的生活也非常簡單,您平時都有什么愛好?
馬化騰:編寫軟件和研究計算機網絡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樂趣所在,面對網絡我就特別興奮。上大學之前,我比較喜歡天文和地理,家里到處擺滿了這方面的雜志。當我上了大學之后發現,這些樂趣離現實太遠了。是網絡讓我發現了一個新世界這個新世界也為我的事業、為其他人帶來了價值。
《新財經》:騰訊已經走了十年,您覺得自己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
馬化騰:對于我們來講,最大的挑戰是怎樣拓寬用戶群。有的媒體誤導說,騰訊要放棄這個搞那個。開什么玩笑,我們怎么會那么傻。我們一直都在拓寬領域,發展客戶群,讓品牌全面化。
《新財經》:如今,金融危機席卷全球,您覺得這場危機對互聯網行業會造成什么影響?
馬化騰:這次金融風暴對互聯網的影響遠遠大于2000年網絡泡沫的破裂。但是,就中國互聯網行業來講,金融危機爆發會對新興的創業公司造成比較大的壓力,因為他們需要創造想象力和概念才能融到資。對于已經穩定下來的幾家大互聯網公司來說,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大——甚至可能有利于開展業務。
《新財經》:對騰訊的影響有多少?
馬化騰:騰訊也在布置新的戰略。但是,針對互聯網“過冬論”,也不必過于謹慎,否則,容易喪失機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