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在上市之后一定要盈利?
特別是連鎖,我在15年前剛進連鎖行業的時候,接受沃爾瑪教育的時候,那時候我跟很多人是一樣的,他說連鎖業先不要太考慮開店的數量,因為是以規模支撐,當這個規模很大時候,你就會幾何級的盈利,但是到今天你即使再多,你再去看很多的企業,包沃爾瑪、邁凱龍其他的餐飲、酒店的,到最后如果你真的沒有單店的盈利模型,其實是很難真正意義上盈利,很難。所以這里面我們的商業模型一要簡單,要直接;二還是商業本身的本質是能夠盈利的,就未來你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是靠VC給我們投錢、燒錢,而是你自身可以去獲得,這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東西,今天我們判斷在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一個電商,現在有很多的商業模式,今天我們說99%的團購會死掉,今天我們說電商的冬天馬上就要來臨,這種商業模式是用錢堆起來只是一個廣告模式,未來最終的盈利模式是靠什么,我跟一些投資者,一些很大牌的企業家在聊天,我跟他們開玩笑,比如說一個信息平臺聚集了五千萬人絕對是有價值的,但是這個價值在15、20年前的價值一定會非常大,因為來了就會使用,但是今天的信息技術平臺非常扁平化了,當你免費的時候所有都在扭曲在這當中,當你開始要成為商業模式的時候很多人就會離開,所以不像過去認為我擁有一億信息的點擊者就是我未來的價值,這個現在不能做直接的,一定是有很大的整合度,特別今天的信息技術平臺,隨著軟件、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更新換代太大了,人類的消費習慣有很大的變化,這個都是我們對商業模式未來考量的一個基礎。今天我們談的東西還好,為什么?現代服務業站在地上,現在確實有很多的商業模式沒在地上進行,我開玩笑,就是說你有偉大的夢想,這個偉大的夢想跟現實有一定連接,如果有那叫夢想,如果沒有那叫幻想,幻想很難最終成為能夠實現的,所以商業模式上特別是今天的主題,現代服務業服務一定需要有簡單、直接而且要有你的盈利模式,未來可發展的一個模式。
在模式上盡量要市場化,我們現在有一些通過利用資源性的,利用關系型的東西,這些東西有一些過去在上市前突然之間因為一個什么關系會造成你非市場化的商業模式不延續性,這是在第三點。
創業需要一定的“時機”
第四個我想跟大家搜索的就是“時機”。你把合規工作也做好了,你的商業模式也建立了,時機也是很重要的。舉個例子給大家聽,優酷跟土豆完全是時機問題,我在這里我也不懂,我法國資格去評價這兩家公司的好壞,但是因為時機的關系就會造成這兩家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或者是價格的高低,這就是時機。不管怎么樣土豆比這兩天還要好,因為這兩天基本上被關門了,它還上了,今天我看也不上了,很多都不上了,都在排隊,迅雷也不上了。基本上如果你沒有兄弟們在這里撐你一把的話,就不要去做,這時候你很難評價這個企業的好與壞,但是就是運氣,這個很重要。當然土豆我們有些意外,這些意外就是剛才說的合規,要合規合的好一點這個也可能好一點。所以時機沒有人可以教你,誰也不知道,但是有一點現在的資本市場的變化肯定是很快的。現在你看這個規律,美國市場也是3、5%的漲跌幅,所以市場的時機確實現在比較不確定。
第五個我覺得這點也非常重要,特別是我們五年的經驗,最起碼今天我們的投資者,今天投資者對我們的認識,并不是說我們在上市的時候獲得了當年全球最好的上市公司的稱號,同時獲得非常好的市盈率,143倍的市盈率,超過百度。
第一,我們從80多家酒店發展到一千多家,還是在經營,很多人說你看你這個老守在一個招待所門口有什么意思,現在也可以去做一些好一點的東西,我想這恰恰是我們在這幾年市場當中穩定的發展,這幾年我們被納斯達克評為世界上增長最強的第九位,百度第四,我們第九。所以我想其實有很多時候你只有在這個過程當中去真正意義上去兌現你的承諾,因為你那個時候你講了我要發展多少酒店,你看這么多人,現在招待所服務條件不好,所以我們要發展一千家酒店,但今天我證明給它看了,我1300家酒店,我接下去跟他們說,我還要發展到兩千家、三千家,還會繼續發展,這五年來你說的話我信你了,如果不是這樣,我今天去做房地產,明天去做服裝,把意大利的品牌引進了,這是一個對主營業務的專注。
不斷優化商業模型
第二,你是一個商業模型,所以未來的兌現其實是對你整個模型的實踐,所以這種實踐的過程你需要去不斷的實踐、不斷的證明、不斷去調整、不斷去優化。最終其實也是最簡單的,就是你一定要有結果。
如家連鎖酒店加盟網址:http://xm.cye.com.cn/xm_dy/rujia/
上市會帶來“尷尬”的東西?
因為我們也是一個經營五年的公司,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這都是我們這個團隊對上市這件事本身的一些分享。作為一個CEO來說,其實上市好,其實上市只是一個融資渠道,跟PE和VC沒什么兩樣,但是在中國是一個上市公司,上市本身是一個財富效應,但是上市本身也帶來很多尷尬的東西,因為作為公眾公司,你的發展,你的任何的變化,你的短期或者是長期的戰略投資者都要知道,比如有些大的人壽基金就希望看得長遠,這里面你就很難,你又要把自己企業發展目標戰略,又要和他們對資本回報的需求要尋找那種平衡點,真的很難。我可以告訴你們,我07年去的時候,說你發展太慢了,還要多開一些店,08年我去你趕快不要開店了,因為金融風暴來了,對他們來說一分鐘就可以轉換一個話題了,我說一個企業不是一個電插座,插上去就有電,關上就沒電,這里面需要一個過程。就我自己的感覺來講,第一你代表不僅僅是你自己,你代表是股東的利益,這些股東就是社會,所以你要能忍受,因為既然是公眾公司,各種話都有,各種意見都有,各種阻力都有,所以你一定要忍受。第二你必須要有很好的溝通能力,因為最終你需要去溝通的,不管怎么樣,你要把你的想法說出來,能夠去平衡好企業本身和資本市場,有些人說我完市了,就說人家是笨蛋,大家都有自己的出發點,但是盡可能能夠放在一個比較好的、平衡的狀態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