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個領域符合我去年提出的“四化”觀點,即本地化、移動化、社會化、即時化,是互聯網未來的發展方向;其次,也和老外提出的SoLoMo的概念相吻合。從理論角度看,大方向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在移動互聯網風起云涌的大潮中,移動社交又有一些什么樣的優勢呢?我們換個角度說,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有哪個領域會率先完成突破呢,就是說移動端會超過PC端呢?
是游戲嗎?手機游戲網游近期會超越PC網游嗎?2010年,中國手機網游市場整體規模只有6億多元,用戶規模也就是2000多萬;再看看中國PC網游的數據,2010年,其市場營收規模為300多億元,用戶規模為3億多。光看市場規模和用戶規模就知道,手機網游距離PC網游的地位還很遠很遠。而且從用戶體驗、網絡環境、終端效果等角度看,短期內手機網游還不能望PC網游項背。
是電子商務嗎?是視頻嗎?是……嗎?所有這些領域,短期內看來都很難,除了一個領域移動社交,因為社交和移動端的即時性特點最好匹配。
手機是除了鑰匙外,唯一一個帶著我們體溫的電子產品,手機短信是即時的,而即時性可以解決大問題。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促使用戶往兩個方向擴展。首先是往高端發展。高端人士經常飛來飛去,參加各種會議,不可能隨時隨地帶著電腦,現在有了智能手機,一切都很方便。其次是往低端發展。包括民工、學生、保姆等在內的群體,他們在學習或工作的時候不能帶電腦,或者由于經濟原因沒有電腦,但這部分人有了智能手機以后,也要接觸各種各樣的應用。
基于地理位置或者說本地化,這是移動互聯網相較于傳統互聯網來說,最具特色的一個方面。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放眼世界,但吃喝拉撒的需求,卻永遠是本地化的。本地化的各種服務,永遠占據著需求的大頭。以前的社交大家更多地局限于線上聊天,到了移動社交時代,我們要更多地倡導O2O模式。
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其中一個很大的特質就是可識別。這在商業領域是非常重要的。為什么傳統店面要消費者登記各種信息?那就是要做到消費者的可識別。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相比傳統互聯網,社交用戶的可識別性,天然地前進了很多步。
在移動互聯網的所有細分領域中,社交將會首先實現移動端的市場規模和用戶規模完全超過PC端。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